家长应该怎么做,能改善孩子“十喊九不应”呢?
一、用正确的方法教孩子
1.忌隔空喊话
回想一下,我们是不是常常一边做其他的事,一边对孩子隔空喊话呢?看不到人,孩子会觉得这件事不紧急不重要,自然不放心上。如果有可能,我们要尽量走到他跟前,平视他的眼睛,对他讲“xxx,看一下妈妈”,当他注意力转过来后,我们再说事情,“我们要吃饭了,把手洗一洗”“去楼下帮妈妈带个快递”……这既尊重了孩子,又给他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2.忌啰里啰唆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发指令提要求时要尽可能用简洁的语言,说的太多太复杂孩子会抓不到重点。还有的家长很啰唆,喊孩子没应答,就会开启“口若悬河”的模式,“就知道看电视,叫吃饭也不理,说过多少次,长时间看电视对眼睛不好……”孩子只会觉得你在数落他,完全忘记了你喊他干嘛。
3.忌居高临下
曾听一位教育界的老师讲过一句话:与孩子面对面,不如和他肩并肩。假如我们是和孩子面对面站着,居高临下地对他说话,孩子就很容易产生一种被命令的感觉。如果我们的语气再严厉一些,孩子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和孩子说话时,最好能蹲下来,或者坐到他旁边,再去说你的要求,孩子会更易于接受。
4.换个花样吸引孩子注意力
孩子对新鲜的、奇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跟每天毫无新意的吃饭、写作业比,电视、游戏更有趣更吸引人,他们自然会屏蔽掉不感兴趣的信息。这时候家长可以换个花样吸引孩子注意力,比如吃饭,习惯性地催法就是“关上电视,洗手吃饭了”,但如果我们这样说“快来看看妈妈今天做了什么菜,你从来没吃过的哦”,孩子很可能会被吸引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