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收获:
再次强化焦点理念:
1.不要把力气一直花在分析问题或是探讨问题的原因上,重点是如何解决问题。
例如我的女儿是扁平足,医生诊疗发现遗传自爷爷,我是应该归咎爷爷,还是赶紧定制矫正鞋垫,趁早治疗呢,当你把注意力放在解决上,就比较容易挖掘解决问题的潜能了。
很多时候把力气和时间全花在找问题的成因上,不但徒劳无功,很容易使孩子养成推卸责任的习惯。因为在找原因的过程中,不免会追究是谁造成这个问题的。
2.没有一件事情只有负面的意义。
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如我的儿子从小内向,他三岁时有一次上课被小朋友欺负,借由此事,我体会到,学会自我保护的重要,于是送他去学跆拳道,直到现在他已经坚持了8年,不但身体变好,骨骼强壮,也不再被欺负了。
3.相信孩子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只是有时连我们自己都没有觉察自己的潜能。父母要当个经验丰富的引导者,带领孩子,找到自己内在的丰富宝藏,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一个能够自己‘’捕鱼”的人。
4.不要一直追寻难以达到的目标,要找到目前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每一位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有殷殷期盼,常常会设下过高的期待,这样不但容易伤害亲子关系,也会间接伤害自己的孩子的自尊。父母可以运用一个个小目标带给孩子解决问题的信心与动机,帮助孩子找到目前就可以做的事情,不但可以让他累积成功的经验,更能帮助他达到最终的目标。
5.成功的例外经验可以引导我们找到问题解决的方向。
一个孩子不爱早起,每天早晨他都要跟妈妈进行拉锯战,双方都感到非常挫败。后来妈妈发现孩子并非每天都晚起迟到,他在参加校外实践时不但不迟到,还可以自动自发的早起。于是妈妈通过复制孩子期待上学的美好心情,以及让孩子再一次体验可以不迟到的自我掌控感,最终帮助孩子改掉了迟到的习惯。细心与孩子讨论过去和现在的相关的小小成功经验,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重要信息。
6.孩子的自我认识是不断建构的。
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经验来改变孩子对某人某事,甚至对自己的看法。比如迟到的孩子,因为长期迟到,人们都叫他“迟到大王”。他也慢慢认为自己就是没法准时到校。但是当他发现自己原来也有早到的经验时,他对自己的意义发生了转变,“我也可是可以准时到的”。于是他才有机会成为每天都准时到学校的孩子。父母多给予孩子正向的成功经验,孩子对自我的意义就会偏向良好,因为每个人对自己的意义都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经验构建起来的。
7.有效继续,无效改变。
有些父母总是使用无效的方法处理孩子的问题,日复一日,直到亲子关系崩塌,或是事情发展到难以收拾的地步,才想到改变,甚是可惜。其实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若能将重点放在问题的解决上,不但省时省力,还可以减少亲子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