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一朋友聊天,如果你喜欢一位姑娘,但是姑娘的理想型是身高一米八以上的帅哥,你该怎么说才能说服女孩接受你呢?
我想了想,突然笑出了声。这位我“喜欢”的姑娘的外形要求我是达不到了,如果非得让她对咱刮目相看,我想说的是,北京三环里,我趁5套房。
——这姑娘会知道我是个嘴里没个把门的。
看来是不行,毕竟如果姑娘真信了满口胡言,基本也可以告别谈恋爱了。
后来,便想起一条笑话。一位外表普通的男生给认识的女孩都发了信息告白,最后一女孩接受了他。一天,女孩问男孩子,到底喜欢自己哪里?
男孩一本正经地说,那天我给所有认识的女生都发了短信表白,只有你的答应了我,就是这样...
不管如何,笑话里的男孩总是摆脱了单身。
而我自己,加上今年的520,已经虚度了20多次。 有时候,家里的亲戚在耳边催着谈对象、结婚时,心里总是有着自己的主意,那就是不着急,再等等看。
但是,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等什么。在等心中的白雪公主?还是建宁公主?又或是聂小倩?
应该都不是。“确认过眼神,我遇见对的人”这句歌词应该很适合自己。包括我身边单着身的人,都在一个被家长催婚的年龄,选择相信缘分。
一位异性朋友告诉我,她在位数不多的几次相亲中,有遇到过家里拆迁的无理想男,也见过学历不高却凭着本事月入过万的帅小伙,不过都看不对眼。这些家里人眼中的物质条件不错的对象都不是她的菜。
有些亲戚莫名其妙地着急,口不择言道:“那么挑干什么,先凑乎找上一个,结了婚再说。哪怕结婚之后过不下去,再离婚也成啊。”
这样的逻辑使人难以分清,这亲戚到底是希望你好呢,还是希望你家庭不幸呢?
我不知道大城市的家庭中,是怎样对待到了结婚年龄的子女。在我的家乡以及类似我家乡的N线城市,不管一位女性有什么事业,有什么成就,抑或有什么追求,到了年龄却不结婚,你就是失败,而且是很失败。
那位异性朋友很有事业心,不想早早地将自己的未来仓促之间交给另一个人。于是我便劝她人言不足畏。即便有混蛋亲戚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语不惊人死不休,也不必介怀。
即便是别人为你好,他们所说的也不一定有道理。一句话概括,对与错,不是由个人的主观动机决定,也不是因为坚持一个观点的人数多少而决定。
只是,虽然在外对于找对象这件事,我淡定无比,偶尔还能自黑几句。不过说得多了,都是心里的类。二十多年过去了,眼看着今年的520到来,却还是不知道该去哪里,和谁去确认那个对的眼神。
简直望眼欲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