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说煮字为药,然而有句老话说是药三分毒。那文字对于不同的人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作用呢?
首先,文字只关注那些把它融入生命骨血的人。
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一生都与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它是他们的救赎,是他们的解脱,是他们的聆听者。他们把文字当作棋子,下得一手又一手的好棋。他们有的人用以描绘内心,期待在人群中有那么一个人,可以透过他用的文字,看出他那些欲言又止,欲说还休的话。他们有的人用文字来解释自己眼中的世界,用以警示或者慰藉他人,亦或者解嘲自我。
凡是和文字亲密到无法分割的灵魂,大多数都毫无意外地走到了一个奇怪的境遇:要么寿命未尽,不愿苟活,以死了断。要么平和清净,气质超群,延年益寿。
先说第一类。
每每提到这个话题,都会让我想到曾经上过的一节语文课。
老师说文学成就卓越的人大多敏感,这就像是一个无底洞,你陷得越深,死的可能性越大。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而且都是卓越的作家。写出了诺贝尔获奖作品的海鸣威吞猎枪自杀,与荷西的爱情感动无数人的三毛在医院用丝袜上吊,写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最终卧轨,太宰治跳河……
曾看过一个电视节目上说:全世界有四分之一的人都有得抑郁症的倾向。抑郁症有的是激素分泌的问题,还有些可能就是过于敏感,什么事一旦太过就会出问题。
这样文字的两面性就表现出来了。有的人写,写完就完了,全当是一种发泄的手段,有的人写,写的时候或抽象,或具体,可能有些不那么清楚的情感被强调,被落实,成了白纸黑字。写的时候难受一次,看的时候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的心境。这就好比伤口刚刚开始愈合再被撕开,为了迎合当时的痛感,再往撕开的伤口上洒一把盐。这样,本来就比快乐更刻骨铭心的悲伤就变成一个幽灵,不仅被放大,而且挥之不去。
但第二类就大有不同。
我原先读完三毛,听过那个老师讲的课,以为文学的“毒性”可能真的是太大了。但是就在近几年被频繁提到的两位文学大家,让我看到了以文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
其中一个是杨绛。
杨绛的一生幸福而平淡。幸福最本真的样子应该就是平平淡淡地生活。而这种平淡,不是读者眼中的平淡,不是佛法里面的清净,不是众生眼中的安宁。而是杨绛自己心境的平淡,一种不为世俗所扰的波澜不惊,是经历过大风大浪后的平静和恢复。这种平淡,给了读她作品,感叹她偶尔的不幸的人一种由内而外的慰藉。
另一个人就是叶嘉莹。
我在老师的推荐中认识她,但真正让我动容的是鲁豫对她的一次采访,也就是那一次,让我感受到文字的魅力。
她毫不吝啬谈起她对古诗文的热爱,以及古诗文对她的影响,其中就有这样的故事。
她妈妈的去世是她人生中的一个大坎儿。这不难理解,对于天下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但她在家里算是较大的孩子,在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便不可以如一般人一样哭闹,失去理智。她需要沉得住气。而给她这份力量的就是古诗词。她坦言给母亲写了悼词以后,在难过时就钻进古诗词的书里,然后可以暂时把不好的事都放下。
其实纵观她的一生,也真是不太幸福。与自己亲如闺蜜的女儿早她一步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却也并没有让她无法自拔。遇到了一个对她实施家暴的丈夫,她也能坦然面对。更让我感动的是在看鲁豫的访谈节目的时候,她所展现的风姿,是很少有的。当时她已年至耄耋,但神情却未衰老,甚至可以说毫无老态。你可以仔细凝视她的手,她的脸上的皮肤,你可以感受她的步伐。她现在还在教课,偶尔还需要辗转于不同地方的学校。有着如此高龄,却又如此精神,这不得不让人羡慕赞叹。我想如果不是古诗词,可以让她有自己的桃花源,她断然不会有如此风采。这诗词,就好比一泓清泉,冻起来,锁住了她的容颜。
就是这两个人让我顿生原来文学可以养人的看法。这两位高寿老者,拥有感受文学的能力的同时,拥有了另一个世界。
所以说,煮字为药,偶尔关乎生死。
但是到底结局如何,还得看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