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是什么?就是每个人都有为自己做决定的权利。在人人只有平等意识的社会里,我们不能控制和命令别人。那如何察觉我们彼此之间是否平等,就可以以此为依据,孩子有没有做决定的权利,是否都是大人们说了算。
平等是虽然每个人都有能力和性格上的差异,却有权利享受同样的尊敬和尊重。
为了公平,大家都要接受同样的测试,请爬上这棵树!大家看到上面这幅图,这样的测试,真的公平吗?成人常常会用不平等的尺子衡量孩子,指责孩子端个碗都能摔到地上。写个作业磨磨唧唧,成人的能力传统认为优于孩子,所以会用比较的眼光来衡量,而当我们用这样的眼光看待孩子时,孩子会认为我的能力不行,产生自卑,我是不如他们的。事实上,孩子往往比我们更有能力,很多时候孩子的聪明才智胜过我们。
很多人认为,民主就是为所欲为,这是放纵,而不是民主。如果一个家庭中,每个人都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每个人都是家里的“霸王”,家庭生活就会乱做一团。如果每个人都为所欲为,那就会出现很多矛盾冲突,这个家会有很多的情绪,成员会变得烦躁易怒,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
事实上,民主中包含自由,也有规则,只有有了规则,才会让每个人都享有自由。自由也包含责任,比如开车的自由,如果没有规则,不遵守交通规则,那整个城市交通就乱套了。现在很多的家庭,家长给予孩子无限自由,也造就了很多“小霸王”,我曾经看到过一个孩子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六个人抬着出门,家长成为了孩子的仆人,孩子变得高高在上,随意指挥每个人为自己服务。我们想想都觉得害怕,离开了家人的纵容,这个孩子走上社会,别人会这样对他吗?一旦被拒绝没有这样的待遇,他是否能够承受的了,遇到不如意出现跳楼的孩子也经常看到新闻在报道,他们真的无法适应家庭以外的模式,因为家里的人没有交给他如何平等的生存于今天这个世界,孩子没有学会责任和承担,只学会了孜孜不倦的索取。
通常,我们在生活中会惩罚或者奖励孩子,那如果我们这样做,就是把孩子放在了不同的位置,娇纵也是一样。
看到图片上的两个梯子,当我们奖励孩子时,我们高高在上,孩子要表现得好或是看父母的脸色才可以得到奖励。当我们惩罚孩子时,我们以家长的权威指责或是打骂孩子,让孩子服从,从而维护自己的权利。奖赏和惩罚一样,缺乏尊重。我们会对下级的行为进行奖赏,在相互平等和尊重的关系中,人们做完一件事,是因为这件事情本身要完成,这时的满足感来自于和谐的互助与合作。比如,在家里家务活是每个家庭成员要分担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劳动的义务,如果我们奖励孩子劳动,那孩子做这件事感到是为了别人而作,为了挣取奖励而做,我们认为孩子只有得到好处时才做或者被惩罚不得不做时,就无法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也无法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更有价值感,反而让孩子依赖奖励,一旦没有让他们满足,他们会觉得别人是欠他们的。也难于承担责任。对于娇纵,家长常常把孩子放在了梯子的顶端,而自己在底端,讨好孩子,甚至乞求孩子,让孩子变成操控父母的“小霸王”,其实也是剥夺了孩子的能力自己学会合作、贡献的机会。
那究竟我们该怎么做呢?
1、学会合作,对于孩子而言,让他体会到我是有能力的非常重要,即使一个小婴儿,也是在合作中感受价值感,我是有价值,有能力的,我们视家庭为团队,每个人都拥有选择的权利和做决定的权利,也正因此,每个人在家庭中就会更有价值感和归属感,价值感和归属感对孩子一生非常重要。
合作就是我们和孩子站在平等的位置上,鼓励孩子小步前进,孩子有权选择,有权做决定,同时也能承担责任。比如,当我们看到孩子在做家务时,不必用奖励激励,也不必用惩罚威胁,我们可以问问孩子今天吃完饭后我们一起收拾,你愿意端碗呢?还是愿意洗碗?或是扫地擦桌子,你来决定。我们赢得孩子合作。
2、信任孩子,当我们相信孩子是有能力的,孩子就会给我们很多惊喜和意外。很多时候我们很担心,也很焦虑,害怕孩子做不到,害怕会有危险,让孩子失去了很多尝试和体验的机会,其实,正是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的机会中孩子才能够体验,自信是成功经验的累积,我们希望孩子自信,又不相信孩子可以,剥夺了孩子体验的机会和能力,鼓励孩子在安全的范围内多尝试,相信并鼓励孩子你可以,孩子会非常开心。记得有次和孩子去吃自助餐,一个很大的盘子,他想自己端,我同意了,旁边也有人提醒我,不敢让娃端这个盘子,一会都洒了。我看的出来孩子很想试试,而且我也相信他可以,我告诉孩子,妈妈相信你能做到,试试看吧,他端着盘子,走的特别慢,我就陪着他花了很长时间走到座位上,他放在桌子上特别骄傲的眼神和语气让我至今难忘,我想这颗有能力的种子就这样播种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了。
3、放弃比较,比较,尤其是成人与孩子之间的比较,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当我们了解到这一点,就会提醒自己不断察觉,用那个梯子的图片提醒自己,我们和孩子的位置是垂直的还是水平的,我们有没有拿我们的行为和孩子比较,对于我们觉得容易的事情,孩子们也一定觉得容易吗?当我们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放弃拿他们和我们比,允许他们小步前进,多鼓励,关注正面,鼓励他们做的好的地方,他们才能够在这个平等的梯子从一端小步前进到另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