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天气有些闷热了,我晕乎乎的走在上学的路上。旁边小孩的嬉笑,家长的谆谆教导,商贩的吆喝声,在常人看来再正常不过。可我却因即将到来的考试,而心烦意乱。这些嘈杂的声音,反而使我焦躁不堪。
正这样想着,耳朵敏锐的捕捉到一串急促的奔跑声,心想:大概是同班同学碰到了?我满怀期待的转身,面前却只有一位身穿有污点的工服,面色憔悴,头发蓬乱的男子,手里拿着一袋盒饭,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我愣了一下,有些沮丧的回过头来。正当我准备加快脚步向前走去,一个刺耳,突兀,沉重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唉”。如久未发声蒙了灰的琴弦,忽然被拨动;如平静如镜的湖面,忽然投入碎石;如寂静山谷中,忽然响起的一声鸟鸣。我心中某个地方,忽然像被针扎一般微微阵痛着。
不敢后头再看那人一眼,那一声哀叹,甚至和他那陈旧的工装,疲惫的身躯都相差径庭。那声叹息似乎承载了太多苦痛——需支撑家庭的劳累,工作的重压,生活的不顺,身体的虚弱,甚至不被这个世界所接受的孤独。那一声哀叹,比任何一出悲戏的戏子长叹短嘘都要令人揪心。
耳畔,同学平日因受作业和考试的“压迫”而故意发出的沉沉的哀叹声响起,再想想那名男子的声音,不禁令人啼笑。
那些所谓的重压,对于现在的我们确是困苦。可日后走入社会,若是而今的叹息太少,定会在之后一点点的还回来。
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那必是我们站在实现目标的门前,焦急寻找钥匙的脚步声。那意味着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而我们在叹息之后,所要得到的绝不是旁人的同情与心疼,更不是以此为借口,远地躺下。而是咬紧牙关,借着这不易的叹息之气,再往前走那么一小步的力气与勇气。
“征于色,发于声”后面一定紧跟着“而后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