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时间,我负责一块全新的业务,还带着一群新手。在此之前,我的管理理念是以身作则,所以所有的业务流程我自己都跑一遍,再告诉下属怎么去操作,以保证事情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我能给团队准确的建议。直到有一天我的领导跟我说,如果所有的事都要你先做一遍再交给下属,那你要下属来干嘛?当时的我有点震惊~
再后来,我听到的管理原则是,领导负责确认方向,确认目标,绩效的实现交由下属去负责。但这样的观念让我有一段时间脱离前线业务了,团队业绩表现也不好。这时候我的领导跟我说,到前线去,了解最真实的业务,要两脚沾泥。
我彻底懵了,这平衡太难把握了。
经过何川老师的管理课,我似乎找到了一点“分寸”。
到前线去,两脚沾地是为了明确经营目标,给团队明确的方向;绩效交由下属去实现是领导的管理能力,通过激励他人实现团队目标,而不是凡事亲力亲为。但是,不能当甩手掌柜,交给了下属就不管了,管理者要为下属的绩效负责。
那怎么负责呢?何川老师给了三个方向。
一、确保下属始终在做正确的事
首先,何为正确的事?
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企业不可缺少的是效能,而不是效率。效能是结果,效率只是过程。
保证做正确的事有三个方面:
1、让团队的工作成果,始终与公司的经营型目标一致;
2、让团队的工作重点,始终与公司的战略方向一致;
3、让团队的工作状态,始终与公司的价值观一致。
如果和经营型目标不一致,团队创造不了价值,团队迟早社死。如果和公司的战略方向不一致,那就是浪费公司的资源。如果和公司的价值观不一致,那就触犯公司的底线。
在保证团队做正确的事上,华为做得非常出色。
任正非认为,管理组织中的人,就是管理人性,也就是管理欲望。基于人性,激发人天使的一面,抑制人魔鬼的一面,以实现组织目标。华为的激励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用,不但有奖金,还有各种仪式感特别强的勋章,比如请欧元唯一制造厂商做勋章。同时,华为敢于惩罚,惩罚基于华为的基本制度和事实,敢于惩罚体系了华为对核心价值观的自信,也体现了组织制度的正义。
二、时刻关注下属的效率和成长
在保证了下属始终在做正确的事后,我们开始关注下属的效率和成长。
工作效率:工作产出与投入之比,产出大于投入就是正效率,反之就是负效率。
提高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最重要的成果指标
2、重视解释这项工作的意义
3、找到影响成败的关键环节
4、建立可以复制的工作流程
5、培养更科学的工作习惯
6、定期分享优秀员工的经验
7、删除与成果无关的工作
整个过程是从战略上保证有成果,从打法上保证有更多成果,从组织上保证持续有更多成果。
而帮助下属成长可以通过以下方面:
1、技能成长:从掌握到熟练,从熟练到精通,从单项能力到综合能力;
2、思维成长:看待事情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比如从负面到正面;
3、心态成长:工作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比如从被动到主动;
4、知识成长:针对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理解得更多或者更深了;
5、业绩成长:完成了比过去更加突出的业绩,包括数量和质量。
这里面,技能和知识的成长相对比较容易提升,思维和心态的成长需要不断的掰扯。
我有一位同事,因为以前的工作经历习惯于用行政手段要求一线人员执行,来到我们公司之后,我们面对的是外部客户,而这位同事还是习惯于用原来的思维来推广自己的产品,经常遇到阻力,这时候他不反省自己的方法是否有问题,只会觉得是因为自己的层级不够,压不下去,殊不知,这是客户成功的产品,而不是靠官大一级压死人的方法。
作为领导,站得高,看得远,要不断地把有利于拿成果的技能、思维、心态、知识赋能下属,帮助下属获得业绩的成长。
三、自我管理是管理一切的前提
德鲁克终身不谈管理下属,陈春花老师强调,管理的前提是管好自己。作为管理者,我们要经常反思:
1、我是否为下属提供了清晰有效的工作目标?
2、我是否充分发挥了下属的能力和特长?
3、我是否为帮助下属找到了完成目标的关键动作?
4、我是否能接受比自己更优秀的下属?
5、我是否为下属做出及时的考核评价?
四、总结
最后,我们来回忆一下管理的逻辑:
定目标——决定要做什么
配资源——做好计划
追进展——监督执行
拿成果——完成目标
给评价——复盘提升
给评价是一个对齐目标,统一共识,提升效率的过程。
全面提高管理效率系列文章:
1、定目标
2、配资源
3、追进展
4、拿成果
5、给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