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两年前写总结的时候,已经是在学生会部门的事了。每当我下定决心非要写些什么东西的时候,我便只能立马打开简书,虽然不是大作家,但晚一点儿,好像灵感就枯竭了。
论及要写的原由,只是做了一场让我记忆深刻且尤为清晰的梦,以至于在打这些字的时候,梦里的场景还依依在我眼前浮现。各位也知道,如非梦到中奖百万的狗血故事亦或是鬼怪之类,多半是感情之类的梦。
早些年以前,不知是听谁说起,也许是在哪本杂志上看到,人的睡眠质量可以用梦作衡量,我做我的梦,便是睡眠质量不好了。似乎在讲梦之前,我必须得看一遍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可我实在怠懒,于是连考察这句话的实伪都懒得去做了。但我还是感谢梦,在梦里我好像经历了另一个世界,把生活中遇到的不同的人在同一个场景下相遇,发生着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发生而自己期望的事,于我来说,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圆梦。
感慨颇深的我,由一场梦说这么多,是因为我是一个普通人,对于某些不满的事实,是显得无能为力的。因此我倒是有些理解古人例如商朝求神周朝算卦了,放现在来说,是不值得提倡的迷信,于我来说,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寄托。
2022年,说实话,过得非常不好。我的言语词汇除麻烦了,谢谢,抱歉,收到这些常用词汇,更多的是不同场景下的自我袒露。
原本觉察到自己是一个敏感固执的人,对于一些事情总是过于纠结,不甘心,总想要一个结果。如果你问我要一个什么结果,却又答不出来。如果是坏的结果,难道我真的能接受吗?我用事实证明,其实不能。动物天生有规避风险的本性,可我好像是退化了。总是用实际行动去逼退别人,然后又后悔莫及,最后却于事无补。如果你问我这样做有什么意义,换以前,我会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创造意义。可我现在的确要回答:毫无意义。
又不知是外国的哪位科学家提起能量一词,简单来说就是人与人之间如同一个磁场,如果你对他不排斥,那么对方身上就带有正能量,且能带着你一起变好。这么看下来,我应该是一个负能量的人,过分的在意他人的眼光,过分的痴迷于一段无法拯救的关系,以至于最后丢失了自己原本的能量场。
其实这也是人生的一场必修课,接受失败,接受离开,接受背叛,还要接受别人的突然不喜欢。必修课的课程总是难懂却又漫长,想要拿到满的学分,不付出十分的时间和精力,忍受情绪折磨和反扑,这门课迟早我是挂的。可我不甘心有一门科不及格,于是要故作坦然,接受一切。
2022年的还有一大收获在于,我明白了阶段性陪伴一词。一段关系的产生必然伴随着价值互换,简单来说,如果自己没有价值,则不会吸引相似或互补价值,无价值建立的关系是不稳固的,但人们习惯追求三角形稳定的关系,因此无论是在职场,情场,还是普通的生活中,我们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同时也跟不同的角色建立关系。
职场,情场和生活的场地太大,我们的双脚能迈过很多地方,因此我们会遇见很多人。运气好的话,我们会从第一站就遇到一个陪我们一起前行的人,就好像那些一个人去西藏旅行的背包客,虽然是一个人出发,但在前行的路上,总会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但又不能等同于旅行,去往终点站的路途不一定总是能见到风景,与自己同行的人不一定是朋友,也许是小人。朋友也不一定能陪到自己走到站点,因为每个人的目的地不同。
所以啊,我学会了遗忘和失去。
人的脑子里记得东西太多,便总是不自然的去想,倘若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又会怨天尤人,怀疑自己,怀疑世界。
于是我又学会了释怀。
有些东西是自己的,总归是自己的。就算锁只有一个,但我终究是那把钥匙。不一定得堵住锁眼,证明自己是唯一的钥匙,只要能开那扇门,又有何不可。
以前总害怕受伤,是因为受过伤,才知道受伤有多难过。于是遇到自己相信的人,总是一股脑儿的倾诉,把自己遭遇到的不公全盘托出,看似诉说的坦然,可每当躺在床上,又是夜夜难眠。你以为自己这样惨了,对方不会再伤害你,可现实给你当头一棒,所带给你的伤害只会比前者更深。于是你先是丢了信任,不敢相信任何人,又锁上了心门。可偏偏遇到下一个人的时候,你又试探性的讲了这些遭遇,希望对方能理解这样性格的自己,可现实又给你沉重一击,对方厌恶并害怕你这种人,于是你变得现实,才懂得感情不过是人生中最不重要的东西。
直到那一刻,我才懂得什么叫做苦不言衷。哪怕是梦啼妆泪红阑干的琵琶女,只有靠那琴声才能诉说自己的往事,岁月不饶人,夺走了她年轻时的容颜,却让她的琴艺日益纯熟,也便了然。
所以通往站点重在过程还是结果呢?换做是两年前的我非黑即白,便最看重结果。看重结果并没有错,可我现在更喜欢看重过程。不同于前两年的那个大学生,我丢失了一点干劲和蛮劲,于是我很感谢两年前的自己勇于尝试,一步步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东西,也不算虚妄此行。虽然在没有那时的激情,但我仍有好奇心,仍想去探索,未探索的,未接触的,未学习的。因为我不再害怕结果怎么样——就算最后公众号编辑部没有下来,但我也了解了公众号怎样运行,怎样编辑文章,怎样发布推文,这便是我得到的价值,如此足矣。
写到这儿,我知道,我又是不会去改了。以前为了让作文达到45分以上,总是斟词酌句,套用名言,用古词诗句,写得了风花雪月,吟得了唐诗宋词,可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中国文章总是要求多写正面的东西,对于负面的内容,总是害怕影响到读者。于是那时的文章美美都是老师喜欢看的。现在也倒是图个轻松畅快。
对了,最近觉得古诗词不错,祝自己不拂了一身还满,能看到这的朋友一日看尽长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