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绩主义”作为一种推崇能力与成就的价值观念,本应激励着每个人不断追求卓越,实现自我价值。但这种制度化的评价方式却引发了广泛反感,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对个体的非人性化压榨和忽视。优绩主义强调结果至上,忽略过程中的情感、努力和潜能,导致人们在追求高分和成就时可能会变得冷漠、自私,甚至心理失衡。
优绩主义将孩子的成长简单化为“分数竞争”。导致学生内心的价值感被分数绑架,忽略了情感的培养和人格的健全发展。很多学校和家长将成绩视为衡量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准,从而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且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抑郁症检出率达40%。就像亚里士多德所说:“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优绩主义让人们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完全绑定于外在的“分数”或“结果”,却忽视了内在的成长。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不仅让个人的幸福感下降,还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功利化。
学校作为传承知识与文化的重要场所,本应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但优绩主义的盛行却让教育逐渐沦为“分数工厂”。近年来,各地学校普遍采取“唯分数论”的管理模式,以升学率和排名作为衡量学校优劣的核心指标。全国大部分的重点高中都明确以分数排名作为录取和管理的主要依据,这种排名文化进一步加剧了学生之间的竞争,引发了激烈的“内卷”。在这样的环境下,学校更倾向于培养“高分机器”,而忽略学生的情感教育、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当下的社会中,优绩主义让社会分裂为“成功者的天堂”和“失败者的地狱”,无形中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隔阂。在职场上,优绩主义表现为对“业绩”的过度追求。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职场人压力调查报告》,超40%的人分别认为“人际关系”和“职场竞争”是工作压力的重要来源。在这样的环境下,员工之间的合作精神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对“绩效”的赤裸竞争。比如,某互联网企业为了提升业绩,对员工实行“末位淘汰制”,导致团队成员之间互相防备,甚至恶性竞争,最终企业的整体凝聚力和创造力大幅下降。社会应当追求多元化和包容性,而优绩主义却让人们陷入单一化的功利追求,忽视了人类社会最本质的温情与合作。最终,这种价值观将损害社会的整体发展,撼动社会的根基。
个人的冷漠与校园的内卷,最终汇聚成了社会的整体功利化风潮,优绩主义对社会的伤害更为深远。一个以优绩为唯一评价标准的社会,将不可避免地陷入道德滑坡和人际关系的分裂。优绩主义的反感,源于它对人性、教育和社会的全面侵蚀。从个体的心理冷漠,到校园的教育失衡,再到社会的整体功利化,它的负面效应层层递进,最终破坏了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情感纽带与公平价值。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种单一化的评价体系,呼吁建立更为多元、公正和包容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