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0日星期五 13点56分于燕子窠
不觉是小年了,虽然日子和此前逝去的并无明显的区别,但意识里,年的序曲已经拉开。
回想走过的路,几乎就是一条爬格子的路,虽然不是那么专业,但毕竟未曾疏离文字。
从最初的于纸质的本子上写来写去,到当下的在键盘上敲来敲去,不是数量的累积,而是日渐走上我想要的生活。
享受内心的平静。人的心灵归根结底是需要平静的,纵然需要诸多欢快的场面去寻求诸如友谊、合作之类的实现,但最高的境界,还是保持内心的平静,过一种安逸的精神生活。几十年来,无论处于怎样的环境,无论遭遇怎样的困境,我几乎不曾停止与文字亲密接触:我曾经在喧闹的北京火车站候车大厅里,依托一个小小的餐桌,敲打着走入北大的感受,也曾经将电脑放置到双腿上,一路漫游在文字的世界中,浑然忘却周边的欢腾,也曾经在老人病重的时刻,守候在母亲的床边,将太多关于生离死别的情愫默默地铺展开去……从此处到彼处,无论在何方,文字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替换的符号,而由此获取的精神快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愿意在这样的述说中,慢慢老去,不带一丝世俗的味道。
发现世界的美好。世界终归是美的,没有原初的恶。当我们怀着一种辩证的思维审视过去、当下、未来时,我们就会发现,所有的都会找到事情的本源,源头注定了结果,即使历程中呈现的不够明朗,但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与之相匹配的。作为一个管理者,我曾经渴求周边的人达到一个至真至美的境界,以各自价值的实现,助推个体或集体的发展,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当我反复思量“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远怨矣”后,我豁然开朗,如果以70%的阳光看待周边,我们发现的几乎就都是美了,不是回避丑陋,而是视丑陋为生活的一种必然。于是,我从一个孩子的顽皮中看到了童真的力量,我从一个老师的创意中看到了改变的力量,我从一个对等的回馈中看到了给予的力量……不需要戴近眼镜,也不用拿着放大镜,我发现了他人看不到的真善美,于是,我可以借助文字歌唱,歌唱一切可以传递的美好。
开通创收的管道。作为一个工薪阶层,工作了几乎半辈子,我始终生活在不可摆脱的经济拮据状态中,但我从来不曾去买过彩票之类的东西,不是不相信奇迹的产生,而是认为,一切由踏实的劳动获取的可能更为长久,于是我在体力和精力允许的时期,种庄稼,砍烧菜,卖对联,甚至还养过几年肥猪,……那些日子,虽然辛苦,但凭着劳动,我们改变了困窘的状态,逐渐走向了安稳的生活。羡慕过那些纵横于文字中的大咖们,可以凭着文字过自由幸福的生活,但也深知以爬格子赚取钞票的不易。人生已近半百,别无他好,仅以文字为美,索性也就希望凭借源自内心流淌出的文字,慢慢创建另条管道,以涓涓细流汇集成一条滔滔不息的大河,不但利于当下,也造福未来。
打造梦想的书屋。寄居于燕子窠的日子,几间陋室,虽不曾刻意装饰,倒也温暖恬静,一分菜园,虽然种类不多,倒也生机盎然,更喜一趟平房,几十燕子窠排列于屋檐下,冬来为麻雀避寒,春至迎燕子繁衍。安居于此间,旦有时间,便心无旁骛,捧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佳作,漫看朝升日落,闲观花开花落……屋子宽敞,各类书籍或有序摆放,或杂乱依靠,皆是自然之态。待到眼睛困倦之时,举目四望,鲜花绿植也是风景,愈感人生处处是美境,何必枉费心机逐名利?即将别离燕子窠,才觉乡间妙趣。即将长期居住的房子,摆上若干书籍,又显狭小,于是希望将来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调换一个稍大的房子,将平生所积攒的书籍,一本本码起来,每每窥望它们的身影,就可以翻开尘封的记忆;一个质地坚实的实木书桌,安放在临窗的位置,每当行文间歇时,举目望去,满是青葱的树木,尽闻百鸟婉转。无需山珍海味,也不要锦罗绸缎,青菜萝卜伴着几多书籍,高山流水陪着若干文字,足矣。
留下久远的文字。人类文明的薪火传至今天,不单依凭留存的实物,更多的还是斑驳陆离的文字,晦涩也罢,顺畅也罢,内中滋味,其中酸甘,慢慢品来,常常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也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困顿,……我们因为书籍跨越了时空,超越了尊卑,实现了精神领域的飞跃,文字之功大矣。虽然我们已经进入声讯时代,但人类追求内心平静的终极目标不会改变,经典的文字始终是最重要的媒介之一。得福于文字,必将造福于文字,记录走过的道路,翻捡记忆的砺石,遐想遥远的未来,我已经以文字保留了岁月的美好,并将继续以文字呈现时光的多彩,给自己,给当下,也给日后,留下我所擅长的,即使不是营养,也算是历史的缩影。
一个乡间小子,一路蹒跚,走至知天命之年,无所得,无所失,以本心爬着格子,过上我想要的生活,已经开始并将继续,直至人生之光渐渐熄灭在朝阳升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