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简论
广而告之:亲爱的朋友,欢迎您阅读我的文章、加入管理和文化研究的行列。我以研究和传播管理知识提升社会软实力为宗旨,如果您从我的文章中受益,请不要忘记转发分享给您的好朋友。让我们一起努力,爱我们的社会!
以下为正文:
性善与性恶之争
孟子和荀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对于人性善恶的不同认识与思考一直都是学术界和民间争论的焦点,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结论。
孟子主张的性善论广为流传,但孟子的文章乏善可陈,几无逻辑可言。故在此不录。
荀子对人性的定义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
荀子对人性的定义是指人的天性。但是人性不等于人的天性。人性是先天(天性)与后天(文化)的结果。
王阳明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四句教翻译成现代文的意思大体如下:
心的本体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 “良知”;而为善去恶是对事物性质研究认识的结果。
然而,意念为什么向善或者向恶?是随机的还是受到未种力量的作用?当然是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量的源头即人性之本源——欲望。
总而言之,我认为可以从三个层次认识人性:
第一个层次,即最内核处,是欲望。
欲望是人们行为的源动力。欲望既包括先天的欲望也包括后天习得的欲望。
第二个层次,每个人都追求真善美。
这是因为人是社会性的,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独自长期正常生活,所以人必须与社会建立关系。在远古时代,人与社会建立关系即是与身边的人建立关系,这是一种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中,人们互相熟悉了解,假恶丑在长期的演化中被逐渐淘汰掉了,因此追求真善美成为每个人的人性。人与社会的关系,最重要的是经济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与社会建立关系的方式变得多样,大体有氏族、家庭、家族、帮派、现代组织(如党派、企业、事业单位)等,货币也是人们与社会建立联系的纽带。
第三个层次,人的行为受到遗传、需求满足程度和文化三个维度的影响。这是现实意义上的人性,但相对于第一、第二层次,第三层次的人性是用是相。
DNA塑造了基本的人性,使人区别于其它物种。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 needs),但通常不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必要的层次,大多数会将自我超越合并至自我实现需求当中。
通俗理解: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通常对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强烈的,其它需要则显得不那么重要。此时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占据,所有能量都被用来获取食物。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吃,其它什么都不重要。只有当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
在DNA大致相同,经济水平类似的情况下,人们的行为差异主要来自文化的影响,文化的影响不容小视。
中华文明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实际上确立的是外儒内法的思想。从此以后,儒家成为法家的幌子,忠君思想被移花接木式地嫁接到儒家思想之中。如今研究国学,一定要慎辨法家之毒。
番外
荀子《天论》中说:“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以下是我对这两段话的演绎:
生命是自然界因缘和合的产物,是能量在适当的条件下的存在形式(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只是人们不知道生命是怎么来的,就感觉很神奇(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生命其实没什么神秘,有机体及其意识,只是些有机的算法(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当你在思考生命的神奇的时候,你和其它生命其实已是必然,如果没有你谁思考?别的什么东西思考你未必会知道。你不会思考你根本不知道的事物。生命是演化的产物,是偶然,也是必然。
呼吁: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有社会责任的人。
社会是个人赖以生活的机体,社会不健康则人受其害,爱社会就是爱自己。
版权所有,转载请告知作者(简书ID:管理有道工作室)
2018年8月13日写作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