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BT认为,每一个人都会为自己的目标前进。每个人的行为都有自己的意图所在。所以能够了解当事人所欲的目标。才能帮助当事人向前迈进。你坐火车来比喻,若你不知你的目的地何在,你可能会搭错车,若你搭错火车,火车轨道是不对的,那么所经过的车站,也就是错的。想要拥有或改变什么,需要与目标,而非与问题进行连接。这样的奇迹问句常用来探索当事人在乎的目标。
如果有一天醒来,你带来这里的问题都解决啦。但你醒来的那一刻,你并不知道奇迹已经发生了。那时你会发现什么,就知道奇迹已经发生了。会跟平时有些什么不同?
奇迹发生时,你可以做些什么?是现在不能做的?
如果当事人能接受,也可以用一点比喻的方式来询问:
如果有一个水晶球可以看到你的未来……
如果有一个神仙给你三个愿望……
如果你突然有一个神奇的魔法……
这些可刺激当事人想象所欲的愿景。若当事人越能仔细描述美好愿景与现况的差异时。也就越容易捕捉到当事人所在意的人,事,物。
如果当事人一直无法得知自己想要什么时,咨询师可以邀请当事人回去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何时何处是当事人所喜欢或希望拥有的,而非替当事人决定:
在这一周内,你观察一下你的生活,哪一天做哪一件事是让你觉得稍微有些意义的(开心的和想要多一点的生活。)?
除了目标的找寻之外,往往在愿景的描述中会蕴含可能的解决之道:
如果有一天你不在被余太太吵架的事情所影响了。那时候的你会有什么不同?那时的你当在面对夫妻争执时会如何处理呢?
如果有一天你变的很有自信了,那时候的你会如何处理同事排斥你的问题呢?
为达到前面的目的,咨询师需要随着奇迹问句问很多奇迹发生后的细节,如:当事人会注意到什么不同?周围的人会看到和表现什么不同?这些不同又会带出什么样的影响和改变呢?这样能使当事人射身进入这个奇迹的愿望与图景。而容易联想到曾经发生的例外,或者最容易开始成功的一小部分。也就是说,咨询师可以用假设问句引导当事人想象改变后的自己。可能会如何处理问题有时就会让当事人回想起一些早已在采用的方法;或者咨询师也可试着鼓励当事人去做他们在愿景中成功理想的自己所采用的方法。因为这些方法是在当事人描述的愿景中发生的。也就代表着是当事人所认同的;页由于是当事人所认同的方向与方法。咨询事就不需要再费唇舌说服当事人其有采用和学习的价值。
因此SFBT非常尊重当事人自身设定的目标,以及当事人认为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流程。并从这项引导,澄清当事人的目标与步骤的过程中,协助当事人认识自己以及发展自己。特别是无论奇迹问句假设问句和观察作业都暗示着当事人的问题会有解决的时候。所以如果当事人能加以回答时。便很容易停止悲伤和痛苦的循环。而带出对未来的希望感。这是心理咨询,心理疗效非常看重的效果。
不过咨询师也需要有心理准备。若当事人的能量很低对自己很没有信心对未来不抱任何希望时。是很不容易回答自己想要做什么的问题。因为拥有梦想是需要能量支撑的。所以在面对一些没有目标,不知所谓的当事人时。优先开发其应对之例外问句于应对问句。则比较能滋润当事人产生敢于梦想的能量。进而也才能帮助当事人酝酿自我期许的目标。
感恩遇见,感恩每一天。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不知不觉消磨你的意志,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不知不觉增加你的信心,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
罗山胡涂涂坚持分享第90天,2018-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