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上一章讲“绝学无忧”,指出要突破已有的知识体系,发现更自然、更本质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不迷惑、无忧虑。在这一章点出那些更本质的东西就在自然中的德行中,因为自然的德行就是“道”的体现,如原文所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孔”,大。
“道德”便源于此,顺“道”而行,那便是“德”,如儒家说的“立德”。这“德”跟从自然大“道”,消无声息、往复绵延、功成而弗居……所以,“立德”要做得自然而然,要循序渐进,还要不显山露水。既不是嘴上说说的事,也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是炫耀凸显自己的工具。
那么“道”呢?虽然第一章就概括的说:“道”是客观的世界整体。但是老子这次描述的更细致,甚至告诉了我们:道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惟”代表心之唯一,就像我们聚精会神的关注某件事;“恍”和“惚”代表心之涣散,就像漫不经心地浏览。因为“道之为物”中“物”的限定,所以整句话意为:“道”作为一个东西,整体化一又分离涣散。这种描述很形象,就像事物给我们的感觉:既是个整体,又是个部分。就如《易经》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阳代表发散,为“恍惚”,阴代表收敛,为“惟惟”。
同时,我们还要留意下“惟恍惟惚”的文字结构是:收敛-发散-收敛-发散,既有第五章“橐龠”一张一合的意思,又有阴中带阳,阳中有阴的深意。在发散中收敛成“象”,在发散中凝实成“物”,如易经所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就是阴阳变化中显现的“形象”。
注意,凝实状态下,事物本就成一个整体,是难以区分研究的,就像原子核本是凝实的整体,只能理论推测,但是当我们通过原子对撞机,打开原子核,释放核内能量时,开始核内的研究。所以后文只用“惚兮恍兮”,而不用“惟恍惟惚”。就像我们常说的“分析”,要分开,才能解析。
所以老子说,要在“恍惚”(分析)中发现“象”,要在“恍惚”中研究“物”。同时“物”、“象”之所以能成形,还需要收敛的凝实,一发散一收敛,一阴一阳,阴中带阳,阳中有阴,使得“物”“象”本身自足的,形成一个“小整体”。就如我们常说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所以,我们只需从身边的、触手可及的“象”、“物”进行探索与研究,发现自然的规律,发现“道”之法则。这就是认识世界的切入点,身边有什么就研究什么,无需太大,也不一定太小,客观实在的就好。
紧接着,老子在“象”“物”之后说到“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窈,深邃的洞;冥,阴深地宫。即我们可以通过深挖“象”“物”背后的东西,找到事物的内因,发现事物的精华。
这个精华,决定着事物的本质,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称之为“真”,真实不虚的“真”。
《内经》也好,《庄子》也罢,乃至整个道家都说“真人”,真人就是按规律办事的人!哪些自然规律?自然的清静无为、反复循环等等,哪一个都很难,所以历史上那些被称之“真人”的,无不坚定随顺,坚定着本心本分,随顺着自然变化。
因为真实,所以说“其中有信”,可见“信”的本质在于“真实”,如“诚信”讲的就真实,但真实不是嘴上说的真实,也不一定是“说到做到”的真实,而是符合客观实情的真实。就如“信用卡”,最初考察的是你的偿还能力,是你能负担多少信用资金这个客观实情。所以“言而有信”不是说言出必行,而是:说出来的东西要符合客观规则、要属实!我们常说,“承诺之前,好好考虑下”,考虑的内容就是属不属实,能不能做,会不会违反社会规定,会不会违背自然法则。
所以,语言要有宗旨,宗旨就是客观规律,行动要有根基,根基就是我们的本分。符合本分的、遵从客观规律的才可言,方可说。
说到这里,老子总结道,这些内在的东西,“精”、“真”、“信”亘古不变,就是从这里发现的“众甫”(“甫”苗之初生,物之由来),就是从“恍惚”中发现的规则,就是在分析中了悟的真谛。
这章和第十六章相对,这章重在“恍惚”状态的分析,第十六章重在“清静”性状态下的感官觉知。“清静”重在自身物情之收敛,以敏锐的感官觉知认识世界,“恍惚”重在外物之发散而以探索世界。一张一合,一收一发,一阴一阳,相得益彰。
所以悟道也好,了悟自然也罢,只需两步:收敛心性以宁静;外放探索以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