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迷茫”是因为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曾经也被我为以信条,于是我努力改变心态,努力调整状态,用力做的更多,直到突然有一天,你发现,你曾经以引为豪的努力,其实只是一滩蚊子血,你开始出现真正的“迷茫”。
大家一直说迷茫,可真的什么是迷茫?
我所遇到的迷茫是,自以为自己可以改变命运,并为之奋斗,可有一天当你突然发现,其实命运被你所改变的只是你以为的改变,而实际上命运的轨道并没有你的一点点改变而向另一条道路行驶。
这一切就好比黄粱一梦,你睡觉前要了一份黄粱面,在等待面的过程中,你睡着,梦见你通过努力考上状元,做了驸马,吃着美酒,看着美人,走上人生巅峰,徒生变故,你被吓醒,陡然间,黄粱面还没熟,可你的一生似乎已经过完。
鲁迅的全部写作生涯全部概括为《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华盖集》、《中国小说史略》。有意思的是《呐喊》在前,《呐喊》在1923年8月,通过北京新潮社出版;《彷徨》在1926年8月,通过北京北新书局出版。
当年一直不理解为何曾经呐喊出振奋人心的文章之人,为何陡然生成彷徨之感?直到曾经是正能力的守护者,生生出现迷茫的彷徨,我想我可能明白了。
鲁迅一生,以战斗的姿态出现人们面前,不管人们如何评价,斯人已逝,但鲁迅的一生却作为一部作品被我们研究。
我们每个人,苦读十年寒窗,终于学有所就,一心投入社会的怀抱。带着对梦想的执着,也带着雄心壮志呼啸而来,没有人不愿意给这样的一个人一个机会,因为当初,我们都曾是这个模样。
而当你的激情开始褪去,剩下的便是生活的琐碎,纷杂的干扰,你开始怀疑人生,怀疑自己,以致出现迷茫与彷徨。
现代文学的泰斗——鲁迅,依旧未能幸免。身处21世纪,在中国飞速发展与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由激情到迷茫再到找到方向重新出发,是我们每个人必经阶段。
诚如人云:人生来便是造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