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那些有勇气承认患有心理疾病的人而言,选择放弃是获得成功必经的一步。在心理治疗中,病人常常要经受多次的放弃,其经受的重大改变甚至多于一般人一生的改变。他们必须在短时间内放弃同等比例的过去的自我,这种放弃在病人第一次同心理医生见面之前,其实就开始了。
例如一个人接受心理治疗,就意味着他预感到需要放弃“我是正常的”这一自我形象。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这对男人可能格外艰难。承认“我不是正常的人,我需要医生的帮助。”
了解自己为什么不是正常的,怎样变得正常,就等于承认我是脆弱的,不成熟的男人。因此,放弃的过程通常在病人求医之前就已开始。我在放弃了永远取胜的愿望后,曾感到异常消沉,放弃某种心爱的事物至少是自身熟悉的事物,肯定让人痛苦,但适当放弃过去的自我,才能使心智成熟。因放弃而感到抑郁是自然而健康的现象,只有放弃遭到某种力量的干涉,才是不自然,不健康的现象。放弃的过程无法进行抑郁的心态,就会延续,直到心灵找到出路。
很多人看心理医生,主要原因就是情绪过于抑郁。接受心理治疗之前,他们的心灵就开始了放弃的过程,这一过程遇到困难,才使得他们不得不求助心理医生。心理医生需要帮助他们找到突破口,消除造成问题的障碍,但是病人只渴望摆脱抑郁状态,却没有意识到昔日的自我已不适应新的状况。
病人抱怨说,“我不理解,我的情绪为什么低落?”有时候他们把抑郁状态归咎于其他不相干的因素。在意识思维层面上,他们不愿承认昔日的自我和处事模式,急需做出调整和变更。他们也没有意识到,抑郁是一种显著的信号,想适应新的状况,就要做出重大改变。
他们的潜意识,渴望面对事实,而且在潜意识层面上,已经开始放弃与成长的过程。潜意识总是走在意识之前
,对于某些读者而言,这可能难以理解,但这是千真万确的。它适用于某些特殊病例的治疗,也适用于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本书将在后面讨论。
人们常常说起中年危机是人生诸多危机之一。30年前,心理学家埃里克•埃瑞克森曾列举出人生八种危机,人生各个阶段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危机,只有放弃过去过时的观念和习惯,才能顺利进入人生下一阶段。不少人不敢面对现实或者无法放弃早已过时的过去,以至于无法克服心理危机和精神危机,所以只能止步不前。我们不妨按照人生危机发生的时间,次序全且简单的加以归纳。
不需要过多考虑外界要求的婴儿时期。
想象中无所不能的幻觉。
完全占有(包括性方面)父亲或母亲(或者二者)的欲望。
童年的依赖感。
父母的扭曲形象。
自以为拥有无穷潜力的青春期感觉。
无拘无束的自由。
青年时期的灵巧与活力。
青春时代性的吸引力。
长生不老的错觉。
对子女的权威。
各种各样暂时性的权利。
身体健康的独立性。
自我以及生命本身。
总的说来,这些危机是我们在迈向成熟的人生中必须放弃的生活环境,个人欲望和处事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