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问问自己为什么出走,却没有答案。不要说青春没有给我们机会,是我们没有给青春机会。
从哪一刻决定要背井离乡?也许人们就是喜欢追求自己不曾体验过的生活,仅此而已。倘若真的只是追求安居乐业,青春应该会安分很多。
下了班,经过报亭,逗留了一分钟,随手拿了两本杂志,一本《读者》,一本《悦己》,我想这就是我喜欢的生活,很简单,不需要更多的理由。在地铁上翻开《读者》,恰好读到了一篇文章《有什么理由一定要背井离乡》,里面谈到一部电影――《布鲁克林》,就觉得像是有什么隐形的力量要我去看这部电影似的,我是个很容易入戏的人,看电影是,看书也是,当然要碰到相互喜欢的。为什么说相互喜欢?因为电影和书亦是不同的人在表达他们看到的世界,彼此有共鸣者,方才彼此欣赏,对于这个道理我深信不疑。
人的一生,有很多时间是在为别人活,如果你觉得委屈,那说明你是一个无私的人。也有少数人为自己而活,他们向往的是未知,是不既定的路线,听起来很像亡命徒,当所有人都在走向自以为是的幸福的时候,他们敞开怀抱拥抱痛苦。我没有说哪种生活更好,重点是做选择的人,你有没有问过自己你更喜欢哪种方式度过这一生,即使穷途末路也无悔吗?或者就这样在温水中做一只心甘情愿的青蛙?没有哪条路听起来更容易,真的没有。
下午坐在办公室,手里忙着工作,耳朵却听着外面的风声,家乡田野的风迎面吹来。每次回家都格外的亲切,格外的欣喜,像新生婴儿般爱不够,家乡就像我的驿站,但我的目的地不是它,好像突然意识到走得越远越是无家可归。明明爱又不敢接近,这是怎样难以申述的情感?也许翻翻日记才能找回身上的那些印记,也会明白一路风尘仆仆到底是为什么?
一趟火车连起两个世界,很像穿越剧,当你穿梭于这两个世界的人群中时,A城说着C城的话,B乡说着D乡的方言,你站在中间突然有些不知所措,情急下突然冒出E城的语言,令自己哭笑不得。
青春总要有个机会妥协,但你觉得还有必要争取,就会执迷不悟。家乡就是拴在心上的风筝,如果你收了线,家乡还是家乡,如果剪断了线,他乡就是家乡,如果你时收时放,心无定所,那么心就是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