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北宸21天写作训练营Vol.1#
1,一个好问题,可以引导深度思考。
和“原来的原”认识很短暂,她是我所在小组的组长,连着两周的思维模型学习挑战,她都好像远程遥控一样,不参与具体讨论,只是时不时的抛出几个问题。我们讨论不下去的时候,就按照她的问题回答一遍,就又回到正题上了,而且很快就能找到方向。后来知道,那几天她都是加班到晚上1点,抽空看群聊。“原来的原”的这个能力是提问,通过不断提出好问题,帮助自己深入思考,理清思路。她经常问的问题是:它的假设条件是什么?
就比如,写作训练营只讲述一条干货,然后就是任务、任务。它的假设就是学员上过写作课程,从理论上已经了解了写作本质和写作方法,缺少的是练习,以及在高强度练习中获得的反馈。
了解这个假设有什么用处?那就是,如果你一点写作方法和框架都没有,还是需要额外补习一下的,不然会出现练习不得法。而如果你有高强度的练习机会、真实的写作反馈场景,那就去真刀真枪的干吧,写作营也不适合。
这个问题,某种程度上就成为一个判断依据,面对一些线上课程的宣传,我就不会再盲目下单,而是要看它的假设合不合理,我的情况是不是包含在这个假设里面。
我为什么会对一个只是问了几个问题的群友,印象深刻?因为,在想一个问题总卡壳、写一篇东西总卡壳的时候,我做不到像她一样,通过问问题让思考和表达深入。
2,一个好问题,可以赋予现实新的角度和可能性。
对于提问的重要性,爱因斯坦有一个著名的论述: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同是写作营的张善风老师,在他的书《发现心智模式》中分享过一个故事。2013年3月,他以合伙人的身份正式加入W老师团队,他负责管理运营,W导师负责课程研发和交付。结果是第二天,他就收到了团队成员对W导师普遍性的负面反馈,而且他自己在之后几天的工作中也有相同感受。他们都认为W导师平时的沟通方式和课程中呈现出来的不一致,很不舒服。当他带着困惑,去找W导师沟通的时候,他听到的不是答案,而是一个问题:“你问我的目的是什么呢”,接着又一个问题:“你跟我合作的目的是什么呢”。显然,合作的初心或者说目标,不是去改变另外一个人,而是通过合作达成自己的目的。
这是个多么明显又经常迷失的问题。
你的目的是什么?
我在参加上文提及的思维模型学习群的时候,总觉得每周安排讨论分享的都不是自己的兴趣,在制度和反馈设置上也有各种各样的槽点,就此和负责社群运营的小妹多次沟通。后来,她问我:你参加这个学习群的最初目的是什么?
我记得那个晚上,我在思维导图上仔仔细细的复盘了自己的初衷和感受,一直到夜里2点才睡。我最初要的是跨学科的学习,后来反感的却是学到了自己不敢兴趣的学科内容,这是多么的矛盾啊。
可见,在遇到挫败、感到不爽的时候,要多问问自己,“我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参加训练营的目的,如果是想体验21天的高强度任务,在其中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优缺点。那么,就要All In(全情投入)。
3,一个好问题,可以打开你的第三只眼
经过多次实践,我在小伙伴那儿学习到的问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慢慢开始获得正向反馈。
写作营第一周的任务是“表达自己和读懂别人”模块,这不是我的擅长之处,写起来总觉磕磕绊绊,直到现在还空了两篇任务一直没交。因此,我想知道,一个写作营为什么要用一周的时间从各个角度去写自己的故事,挖掘自己到底在写作道路上起到什么作用?由这个问题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提交之后,老师说“你很会问问题。”
惦记着这个为什么,我不仅在群里严肃的请教了老师,而且在其后的阅读和聊天中,我都在有意无意的搜索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像多了只眼睛。
后来,在和朋友讨论写作卡壳怎么办的时候,我收获了答案。做任何事情,马上做是下策,上策是想想“为什么要做这个?”,再着手如何做,更加高效。
为什么写作训练需要先说自己的故事?因为写自己的故事,给了自己一个向内反思自己的视角,凡事先从自己出发,从自己的体验和经验开始,可以把道听途说的各种观点,真正和自己的经验相结合,变成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好看。我之前写东西,多次被同事、老板、合作伙伴说,有点生硬、太干,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反思自我,结合感性认识。
面对现实中的问题,我们既有的思考过程有强大的惯性,或者思考停滞,或者出现简单的应激反应,所以我们必须通过问问题进行反思,探求自己对外界事物的假设、追问自己的目的、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才能改变自己的思考模式。
而,关于问问题的这些思考和实践,是那些社群里的小伙伴教给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