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每天早上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
你是不是十分钟找不到手机就很焦虑,没有安全感?
你是不是半天不打开手机,仿佛整个人都没了重心?
你是不是一天不打开手机,就会感觉自己被世界抛弃了?
不仅仅如此,你还发现手机有一种无形的魔力在“强力”吸引着你,即便你努力克制,还是无法摆脱……
你打算在手机上查找个信息,找着找着就被各种链接、广告、小视频吸引走了。半个小时候后会回过神来,你已经忘记了自己一开始想要查什么东西……
你正在做一件需要思考的重要工作,苦于没有思路。这时手机微信提示响了,你拿起手机想暂时换换脑子,可不知不觉间刷了一个小时,工作一点进度都没有……
中午吃饭后原本要午休,你跟自己说就刷五分钟头条、抖音,可直到午休时间过了你还没停下,你不得不带着内疚和疲惫开始下午的工作……
上下班地铁上,几乎清一色的低头族,当你偶尔抬头不看手机时,竟然感觉自己格格不入,在诧异之间,你也低下头继续打开了手机……
晚上睡觉前,你明明很累而且眼睛发涩,但手依然不自主的一条一条划着视频,一直到很晚很晚,在迷茫和不知所措间昏昏睡去……
其实你并不孤独,很多人都是这样……
作为一个技术人员,也是公司的管理人员,两个孩子的父亲,即便很忙,有时候我也是如此……
我尝试卸载掉各种自媒体软件,可隔几天忍不住就又装上了……
我尝试点击叉叉“拒绝”自媒体平台给我推送的各种美女帅哥、搞笑娱乐视频,我知道这些都没有营养。可它们竟然隔段时间再次霸占我的屏幕,我一直诧异,更不敢承认我也会对这些低俗的内容上瘾……
每每到周一,手机会给我发送上周的每日手机平均使用时长,6个小时,7个小时,跟甚至时8个小时……
我真的需要看手机这么久么?
内疚之余,我不愿意多看一眼,甚至害怕多看一眼,默默的关掉了提示,又开始了新的一周……
我相信你也一定知道长时间使用手机的负面影响,但或许你跟我一样,不愿意去想,甚至拒绝或者害怕去想……
其实长时间玩手机的负面影响,多到你无法想象。
负面影响一:
影响大脑的认知能力
专家指出,对手机的依赖可能会影响大脑的认知能力,导致焦虑抑郁情绪,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德国神经学家曼弗雷德·斯皮策(Manfred Spitzer)创造了“数字痴呆症”一词,认为数字媒体依赖会导致与脑损伤类似的认知能力下降。按照斯皮策的说法,技术已经显著改变了人们搜索、存储和回忆信息的方式,人们更多依赖的是设备存储而不是自己的记忆。
还有一项研究指出,当很多资讯可以在移动设备上很方便地实时检索,就没有记忆的必要了。现在很多人除了自己的手机号,可能连最亲近的家人的手机号都不记得了。
负面影响二:
降低你的注意力和工作效率
数字技术也让你变得更容易分心,看似好像可以同时进行几项事情,但事实上是你只是从一项任务快速切换到另一项,因此专注度也下降了。
好比你在工作的时候,每隔10分钟看一次手机,思维在不同的任务之间跳跃,思路也会容易被打断。
你只是感觉上你在处理很多重要的事情,但这种感觉欺骗了你,其实同一时间重要的事情并不多。
如果静下心来仔细复盘你会发现:你花费了过多时间在不同事务时间切换和思考,而在具体做事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少。
最容易被欺骗的其实是我们自己……
负面影响三:
引起恐慌、焦虑、压力和强迫感
当你在无休止地刷新浏览手机时,常常会看到别人家的高大上“精英”生活,然后再对比自己平平无奇的生活,就容易产生各种负面情绪,诸如自尊受损、情绪低落、生活满意度下降等等。
而且很多时候网上看到的这种精致生活只是拗人设,而非现实,比如此前风行的网络“名媛”,晒出五星级酒店下午茶是标配,过后却被指是“拼单名媛”,引发群嘲。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尼娜·瓦桑(Nina Vasan)指出,社交媒体上的P图导致的身体图像失真,也引起了身材焦虑,并且形成了一个鼓励无序饮食行为的社区。而如果这种负面情绪变成对他们的攻击,就可能导致网络欺凌。
2020年葡萄牙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对手机产生依赖之后,如果停下来会感到恐慌、焦虑、压力和强迫感。而且随着被试者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长越多,离开手机时的心理症状就越严重。
负面三:
过度使用手机会损害我们的身体
视力问题: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可能导致你的眼睛疲劳、干涩、模糊视觉以及近视的发展。
颈椎问题:低头长时间使用手机可能会造成你的颈椎过度弯曲,导致颈部疼痛、僵硬以及颈椎间盘突出等问题。
手指问题:频繁使用手机可能会导致你的手指和手腕疼痛,甚至引发腱鞘炎等病症。
睡眠问题:晚上使用手机可能会对你的睡眠产生负面影响。手机屏幕散发的蓝光可能干扰你的褪黑素的分泌,影响入睡质量。
都是成年人,工作压力巨大,而且房贷、车贷、家庭等花销都需要你来解决,你也知道自己要学习知识,保持成长。
你也明白不应该花费过多的时间在手机上……
相信你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相信你也尝试过拜托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和沉迷。
你也肯定做过很多尝试,可怎么就控制不住呢?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客观原因,也就是我们不可控,不可抗拒的因素。
客观原因一:
工作和生活离不开手机
互联网时代,我们不得不依赖电子手机,手沟通和联系、办公工具、移动办公、信息获取和知识分享、生活费缴纳、网络购物、个人娱乐和休闲等等都离不开手机。
客观原因二:
自媒体软件的核心就是收割注意力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所有的自媒体内容都是通过吸引人的注意力来赚钱的,只要你持续使用自媒体软件,就注定摆脱不了被收割注意力的命运。
大数据时代,谁都无法躲藏,只要你在互联网上,那么计算机永远知道你喜欢什么,你热衷什么,有时候它甚至比你自己都了解你……
客观原因三:
网络可以缓解现实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匿名性:网络上,你可以选择保持匿名,不用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这给予了你更大的自由和安全感,可以自由表达想法和情感,而不必担心被他人指责或评判。
社交网络:社交媒体平台提供了与他人建立联系和分享生活的渠道。你可以通过社交网络与朋友、家人和同事保持联系,分享喜悦和困扰,并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关注。
消遣娱乐:网络上有各种娱乐内容,如游戏、视频、音乐等,可以帮助你转移注意力,放松身心,暂时摆脱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
这三个客观原因虽然不可控,可你需要知道和理解,以便能找到应对的方法。
同时,你更需要明白和理解的是主观原因,因为主管因素才是你可控制的因素,才是你找到摆脱手机依赖方法的关键。
主观原因一:
过于贪玩
贪玩和娱乐是人的天性,娱乐活动可以带来乐趣、放松和快乐,是满足我们情感和心理需求的重要途径。
虽然说人生苦短,当及时行乐,可我们往往控制不好这个度,掌控不了自己的欲望。
主观原因二:
逃避压力和困难
前文的客观因素种说过,如今的我们工作和生活都有诸多压力和困难,让我们喘不过来气。
手机网络是一个可以缓解的地方,但并不能解决我们的压力和困难。
我们更不能把手机和网络当作逃避压力和困难的方式。
我曾经有段时间工作压力巨大,家庭事情也繁多,在顶不住的时候会逃避到手机里玩游戏。
很多时候我都自我麻痹说这是换换脑子,是休闲方式。
可时间久了,沉迷其中,我才明白,我是在逃避我该面对的生活和工作。
主观原因三:
工作和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和重点
每个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很多时候我们被手机吸引过多的注意力,是因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和重点。
当你的工作变成了被动的,当你被生活推着走,那么这些都会变成你的负担。
那么你就失去了主动性,没了目标和重点,注意力自然很容易被手机吸引。
你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家庭责任,抛弃了曾经的梦想。
你会发现你总是说生活所迫和命运使然,最终选择随波逐流。
主观原因四:
消遣的方式过于依赖手机
用手机来娱乐是最常见的一种消遣方式,是成本最低的消遣方式,但也是最差的一种消遣方式。
同时我们过于高估自己的自制力和自律性,控制不住时间,更经受不住诱惑。
那些依赖手机的消遣方式,看似简单便捷,实则都是深渊和泥潭。
知道了客观原因,并分析了主观原因,那么我们就能想到解决办法。
以下是我个人的经验和解决办法,希望能给屏幕前的你一些启发:
方法一:
寻找生活、工作的目标和重点
我仔细回顾过去最沉迷手机的时间段,发现大多数时候要么是我的工作和生活没有具体的目标,要么就是对工作生活不满,逃避面对。
而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当你没有明确的目标和重点时,你的注意力自然就更容易被手机吸引。
当你工作有了新目标,对生活有了新的期待,甚至是努力探寻自己的诗和远方,注意力自然会放在这些事情上面,从而不会被手机吸引。
我从今年二月份开始写作,每天用业余时间写1000字。我发现我再也没玩过手机游戏,手机每日的使用时间直接降了30%。往年关注的NBA季后赛今年都打到决赛了,我竟然一场都没看。
为了写作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阅读、学习、收集素材,还不能占用工作时间,那么业余和琐碎的时间自然被填满,想玩手机都没机会。
方法二:
限定手机的使用地点和时间
有了目标和重点,我起初依然会动不动习惯性的拿起手机……
为了不影响工作,除非必要,我限制了自己使用的地点和时间。
因为有团队有晨会,早上需要讨论的事情比较多,我都把重要的事情放到早上做。
所以,我在早上10点半之前不碰手机,如果回复微信,我都在电脑端回复。
下午我也会限制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间段,我一般会找固定半个小时刷刷朋友圈、聊聊天。
最狠的是我们家老太太,也就是我妈。
我总说她刷抖音多,她就给自己定了个原则,从不把手机带进卧室,每天刷完手机,进卧室就睡觉,效果异常明显……
古时候那种 头悬梁 锥刺股的方法还是管用的,尤其是对我这种有拖延症的人。
我们其实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自律,得主动给自己增加点限制。
方法三:
被动降低对自媒体软件的依赖和关注
对于自媒体软件,我们其实不需要太多,一个头条足够了。所以我卸载了抖音、小红书、西瓜等等多余的软件……
同时我把除了支付宝和微信外的所有软件都设置成了静音,有些直接禁止给我发提示。
这样就我就不会被各种信息被动打扰,只有我有时间的时候才去打开查看提醒和消息。
还有微信的没必要的群,一定要设置成接收免打扰模式,也可以大大减轻被干扰的情况。
同时把所有自媒体等吸引我注意力的软件都放到一个地方,免得我闲的时候手欠,动不动就打开刷……
我们通过无数的设备相互连接的时间越长,我们在真实世界中发展真正的友谊的时间就越少。- 亚历克斯·莫里特
方法四:
培养一些爱好和习惯
我是个兴趣爱好比较广泛的人,对外都说爱好读书、音乐、运动……
其实我真正每日坚持的只有读书,爱好是一方面,同时也是为了给自己写作积累认知和素材。
吉他跟跑步也是爱好,可是我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持续坚持。
但坚持读书确实让我免受手机的影响,我每天看书前都会掐一个“番茄钟”,每个番茄钟25分钟,必须看够两个番茄钟,雷打不动。
所以我们要努力活成我们期望的样子,而不仅仅只是说说而已!
那么你现在是否可以放下手机了呢?从现在开始……
每个人都有一个“期望中的自己”,同时还有一个“感觉中的自己”,但多数时候那都不是真正的自己……
洋洋洒洒,没想到会写这么多,希望对屏幕前的你能有点启发和帮助。
能看到最后的都是同道中人,是我的幸运,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