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好,我是瑶光。
只差一点点,我就被气死了。
半夜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还带着抽泣声……
一个认识多年的朋友,竟然为了找点事情做,去请陌生人吃饭,到了之后才发现,对方是五个老男人,自己还是单枪匹马,居然还要喝酒。
想想这能是什么好局,半路上感觉不合适赶紧找家人去接,已经是泪眼婆娑,心里委屈到不行了。
虽然没有吃什么亏,可是,可是这也太傻太傻,傻到过分,我都被气到说不出话来了。
01
你一无所有,哪儿来的人脉资源?
我的这位朋友,实在过于天真,这个局是她的前任老板推荐的,她因故辞职,但又想有点事做,于是老板给她推荐了一个人。
然后就有了这个局。
这位朋友平日里是个非常懂人情世故的人。
但她却一直有个误区,喜欢结交别人,认为有些人脉不能错过,要维护好,将来会有用。
你身边肯定也有这样的人,你常常会听到,他把跟某某领导吃过饭、跟某某总见过面挂在嘴边,以认识很多厉害人物为荣。
他根本不去深想——
你认识,有什么用?
你跟他吃过几顿饭,有什么用?
你什么价值都不能给对方,有什么用?
相谈甚欢,就是朋友?
就算是这样,那也只是个聊天的朋友,别的没了。
最典型的案例,你们都知道的,原央视主持人,芮成钢。
他在校的时候成绩优秀,英语流利。
在外交学院读书期间,他就接待过许多来校访问的各国政要。
包括美国众议院议长金里奇,乌克兰总统库其马,联合国秘书长加利,韩国总统金大中,以色列总理佩雷斯,法国总理诺斯潘,美国参议员、驻华大使尚慕杰,华盛顿邮报主编罗伯特凯泽等。
后来进了央视,他曾经对数百名国际商业界、经济学术界及政界的领袖人物进行过专访。
其中有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主席司徒慕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科勒、韩国经济部长李宪宰、诺贝尔经济学得主福格尔、美国联合技术有限公司主席乔治大卫等。
因为这样的经历,一直与这些人打交道,他就误以为,自己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据说他当年,言必及“我的好朋友克林顿”,“我的朋友联合国的某某”…
事实上,你认识谁,说过两句话,决不代表你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也不代表你就是谁的自己人。
你永远只是你自己,不会因为跟谁讲了几句话,就身价倍增,更不会因为与谁认识,就能得到什么好处。
作为芮成钢来说,这些事能够证明你很优秀,也可能让你走向更好的发展。
但是采访过谁,就变成“朋友”,恐怕言之过早。
作为普通人更是如此,借个几面之缘,就认为别人成为了你的人脉,觉得对方可以为自己所用,未免想得太简单。
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把时间耗费在结交人脉上,而是提高自身,当你自己在不断地成长,你自然会认识更多同频的人。
02
工作的机会遍地都是,你却看不到
我原来以为,这位朋友是想让人给她介绍一份工作,后来才知道,她是为了“找点事做”。
想看看别人有什么能挣钱的好项目,也带带她一起。
唉,我又要一声长叹。
这位小姐姐的学历是高中,但凭借努力一路自学,现在已经拿到了中级会计师证,而且还在考税务师。
其实真的已经是一位很励志很努力的人了。
进入企业做一名财务,是很好的选择。
但她只做了一年,就觉得财务挣不到什么钱,满脑子都是要挣大钱。
这倒也没什么错,坏就坏在,她只能认知到,认识厉害的人,哪怕他们从指缝间漏一点机会出来,自己就可以挣到。
不然哪能陷到那样的局里面。
她的认知就只能到这。
我今天把她一顿抽。
让她多读书,多学习,打开眼睛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想挣钱,有的是机会,可是机会在那,也得要你看得到,然后脚踏实地去做。
有挣钱的好项目,别人为什么要带你这个素未谋面的人,而且还是一个没钱没权连业务经验都没有的普通人。
自己又从来不去学习,眼界还局限在这么低效的方式里。
这几年各类平台崛起,多少新兴的职业就像雨后春笋,冒得你眼花缭乱。
即使把眼光从传统行业挪开,也依然有很多机会,你得去发掘。
03
认知决定选择
气她心疼她抽完她,我也意识到,的确还是认知出了问题。
天真地以为吃顿饭就有了人脉,是认知的深度不足。
以为找到厉害的人就可以找到赚钱的项目,是眼界不够。
我立刻推荐她去看罗振宇2023年的跨年演讲,刚好他提到很多关于新兴职业的故事。
又给她列了书单,千叮咛万嘱咐,让她沉下心学习一段时间。
成年人经常觉得,我都已经一把年纪了,这世道我什么看不清?
恐怕你真的没有看清过。
人的认知不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自动提升,如果你不去有意识地思考和学习,你可能还不如小你几十岁的人。
现在很多00后的大学生,都在不停地投资自己,读书、报课,在赚钱的认知和方法论上,早就超过了每天窝在办公室里吐槽的社畜。
因此,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停止思考,停止学习,你的认知决定了你走的每一步。你走的每一步,又决定了你最终能到哪儿。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无聊的社交上,不如在家多学习好好沉淀自己。
分享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