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去礼东杨桃园吃饭,肯定会有一盆白花菜汤赠送。夏天的时候,这种野菜那入口微微的苦中回甘的味道,让人暑气全消。
白花菜,学名叫龙葵。
龙葵的叶。卵形,边缘上有不规则的小齿,呈波浪状。叶片光滑,细看会发现上面有小绒毛。
龙葵的花。白色的五个小花瓣,正面看,就像一个个小小的五角星。小花是一簇一簇的,由平均3到6朵的小花组成。
龙葵的果。没有成熟的时候,是绿色的小圆球,圆润光滑。成熟了就会变成黑紫色的浆果,丰润多汁的样子。
听说在南非区域会用龙葵果来制成果酱。还有人用成熟的龙葵果加上柠檬,分别榨汁后,加入白糖和白酒密封,静置两个月后,纱布过滤之后便成了龙葵酒。说是酸甜适口,酒的口感丰满柔和。
在小时候就摘过龙葵的浆果,一直在可吃与可不吃的心态里犹豫,直到有一天,鼓起勇气尝了一个,那破裂之后散发的气味,带着野性,实在不那么讨喜。虽然龙葵果味道微甜,带酸,但其实也没那么吸引。总之,一试之后,从此,对之失去所有念想。
虽然我不喜欢,但却还记得小时候每次见到龙葵后,小伙伴们吃完龙葵果后留下一手乌紫的颜色。但也没什么可惜的了,可吃的东西多了去了,没必要非纠结在龙葵的果子上。
龙葵实在是太普通的植物了,路边的花基、山间、田野的田埂边、垃圾桶边,就连道路上的缝隙也能不知不觉地长出一棵来。
龙葵不单生长随意,生长的速度也很快。梭罗的《野果》里就这样断断续续地描述龙葵:
“一九五六年九月十日。新罕布什尔的沃尔坡,龙葵果绿油油的。
一九五六年九月二十一日。显然,克里夫这里的刚刚成熟。
一八六零年九月二十一日。布拉德家里的龙葵已经熟了一星期或者十天了。”
北美龙葵成长得肆意又迅速,而我家的龙葵从发芽到叶子绿油油,再到开出小白花,最后结出黑油油的小浆果,也不过是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
龙葵在广东实在是太常见了,普通到就连家里的花盆也会突然地就随便会冒出一棵。
在冬天的时候,家里的花盆便突然冒出一棵龙葵。一个多月后,龙葵已经大得快满盆了。不单开了白色的小花,还长出了浆果。浆果现在是淡绿色的,等到黑紫色的时候,如果不嫌弃味道有点古怪,但也可以作为一种童年的回忆了。
看着这棵龙葵,如果摘叶放个菜汤的话,摘光了好像也不能凑够一顿,真是让人为难。旁边的人却说:“加三个鸡蛋下去就解决这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