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年。好久不见,甚是想念。
对不起我又拖更了……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chunqiu0128
记得高中的时候,班里来了一位年轻帅气的语文老师,
有一天闲聊的时候,说起他买的书:
一次在街上,看见一本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大家写的大家,值得一看。就买回去了,后来被人家借走了,就杳无音讯了。这一句“大家写的大家,值得一看”,就一直记在我的心里了。
时隔了一年、两年、三年……好久吧,前几天终于把《苏东坡传》看完了。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林语堂先生笔下苏东坡的一生。
这是一篇我本来打算写五千字的读后感,但是我写了三千字才刚刚写到苏东坡考上进士( ̄▽ ̄)",没办法,想写的实在太多了,就先发出来一部分,预计要写一万字,各位看官莫急(≧∇≦)ノ。
在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作为一个诗人,
简直是超越“李杜”的存在。
他在《苏东坡传》原序中写到:
“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真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在苏东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
如此高的评价,足以体现出林语堂本人对苏东坡的认可和钦佩。
苏东坡也曾对他的弟弟子由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如此高尚的赤子之心,实在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不可数数见。所以苏东坡一生过的快乐,无所畏惧,“像清风度过了一生,不无缘故。”
苏东坡出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一〇三六),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〇一)年逝世。他是在北宋最好的皇帝(仁宗)年间长大,在一个心地善良但野心勃勃的皇帝(神宗)在位期间做官,在一个十八岁的呆子(哲宗)荣登王位之时遭受贬谪。
苏东坡一生遭受了两次大失败,第一次大失败是“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险些遇害;第二次是宋哲宗亲自掌握政权后,清除“元祐党人”,使他连续被贬,流放到惠州以至海南的天涯海角。这两次的大起大落,都苏东坡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所以在苏东坡的诗句中,能感受到一种明白畅达,在他的精神世界中佛性占了很多比重。
苏东坡出生在群山环绕,猿鸣天高的四川。在雄伟高耸的峨眉山麓有一座乐山,在乐山以北的地方,有一座眉州的眉山城,这里有一户苏姓人家,父亲苏洵,生有两子,长子苏轼,子瞻,号东坡;次子苏辙,字子由。就是这座小镇的小人家,占据了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席之地。
在宋仁宗景祐三年(一〇三六)十二月十九日,伴随着一声啼哭,拉开了以为天才传奇的一生。
那一年苏洵二十七岁,他秉赋颖异,性格古怪,自然不是与人易于相处的人。坊间流传苏洵二十七岁时,才发奋读书,但是仍然能文名大噪,不为才气纵横的儿子所掩盖,足见其天赋智力之高。苏洵所追寻文名和功名,在他去世之前,都在他的两个儿子身上出现了,所以他早早的辞官归家,并没有担任什么比较大的官职。
苏东坡八岁到十岁期间,他的父亲第一次进京赶考,落第之后,在江淮一带游历,苏东坡就由他的母亲管教。六岁时,苏东坡入学,在一个一百多人的私塾读书,只有一个老师是位道士。苏东坡那副聪明绝顶的小脑袋,很快就显露出来。他在十岁的时候已经能写出出奇的诗句。他的那篇《黠鼠赋》用短短的文字描写了一个狡猾的小老鼠,掉入一个瓦翁,假装已死,等把瓦翁倒在地上,便急速逃跑,这样把人欺骗过。
此时的中国是在宋朝最贤明的君主统治下,他极力奖励文学艺术,贤臣在位,国内太平无事,与邻国也相安无事。苏轼和弟弟苏辙正在熟读背诵大量的诗文。此时他的父亲赶考铩羽归来,但他并没有对功名完全死心。
当时的老辈习惯躺在床上,听晚辈高声朗读经典,抑扬顿挫清脆悦耳的声音,可以算是人生一大乐事了。欧阳修和苏轼老时都曾这样倚床听儿子读书。沮丧归来的苏洵现在也同样倚床听两个儿子悦耳的读书声,当看到两个儿子如此的聪明,心中必然是惊喜而笃定的。
他两眼注视着天花板,其心情大概正如一个猎人射了最后一箭而未能将鹿射中,仿佛搭上新箭,令儿子再射一样。林语堂如是说。
苏东坡的的一个学生曾说过,苏洵天赋极高,但是为人子的苏东坡,在学术思想上,却比他的父亲更渊博。这三位将要统治宋朝文坛的苏姓父子,正在汲取力量和知识,准备着那一场轰动全国的战役。
而在这时,在一个偏远的城市,有一位小吏,也在遍读古书,他总是苦读通宵,天将黎明时才在椅子上打盹,等睡醒时,已经晚了,来不及洗脸梳头发,便跑去上班,他经常这样蓬头垢面的样子,被误以为是彻夜纵情声色,还有人劝他趁着年轻多读书。他二十一岁便考中进士,但他到四十六岁才得势,期间他一直谢绝任命,宁愿只当一个小吏。在仁宗期间,他越是拒绝朝廷授予的高位,他的声誉就越高。而他除了文章写的好之外,政绩也斐然,深得百姓爱戴,朝廷上的官员早就急着要一睹此人的真面目了。而他刚刚来到京城,就因为母丧会家守丧了,留在京城,再叫也不来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得势之后将成为苏东坡最棘手的敌人,而苏东坡的两次被贬,都与他有重大干系。这个人就是王安石,宋朝的另一位天才,此时他和苏东坡一样,都在奋力积聚实力,为以后的战斗打好基石。
在中国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像宋朝一样,在文学上如此的拉帮结派。所谓的拉帮结派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黑帮一样,而是整个文坛都惟一人为师,他的文章会很快被传阅,他的点评举足轻重,可以说是文坛的风向标。这个人起初是欧阳修,后来是王安石,再后来是苏东坡。而这三个人,现在还只是听说过对方的名字而已,都还没有见面。而那一次将会是改变宋朝命运的见面。
苏东坡十八岁时与王弗小姐成婚,此时王弗小姐十五岁。次年他的弟弟子由成家,时十六岁,妻子比他小两岁。两个儿子成婚后,父子三人启程赴京赶考。之所以选择在晋京前结婚,是为了避免一旦一考而中,京城权贵提婚的麻烦。三人先到省会成都,拜谒大官张方平,张方平后来对苏东坡如同严父。在张方平的古道热肠之下,写信给欧阳修推荐老苏有“王佐之才”。三人由此携带书信,经历了两个月的路途终于到达京城。
仁宗嘉佑元年(一〇五六年)五月,三苏到达汴梁城,等待秋季的考试。苏洵将著作向德高望重的欧阳修呈上。一旦获得这位文坛盟主的恩宠,便足以满足使天下士子一慰其梦寐之望。此时的欧阳修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这只苏东坡第一次见他。此后二人的关系,像是一个时代的交替,欧阳修一天天老去,苏东坡则越来越有名气,欧阳修对苏东坡的指导和帮助,更像是扛起一个时代大旗的旗手的更换。
殿试的日子到了,皇帝任命欧阳修为主试官。这是一代读书人一生中的紧要关头,过去多年来三更灯火五更鸡苦读力学,都是为了这一刻。为防止纳贿或徇私,考生的试卷在交到考试管之前,先要由书记重抄一遍,以免认出试卷的笔记。在重抄的试卷上,要略去考生的名字。
苏氏兄弟都以优等得中。苏东坡的文章,后来欧阳修传给同辈观看,激赏数日。不过,步幸有一个误会。欧阳修这位文坛盟主对此文章的内容与风格之美十分赞赏,以为必然是自己的朋友曾巩写的。为了避免招人批评,他把原本列为首卷的这篇文章,改为列为卷二,结果苏东坡那次考试是名列第二。
那一年苏东坡二十岁,成为进士。在三百余名考生中几乎位列榜首。得到此荣誉,使苏东坡以全国第一流的学者知名于天下。
主考官录取一学生,二人彼此间的关系就成了“老师”和“门生”。考生要去拜谒主考官,并修函感谢恩德。欧阳修作为当时的文坛盟主,一字褒贬就关乎一个学生的荣辱成败,这是何等的力量。他在读到苏东坡的拜师函是说:“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
在这次考试中有意思的是,苏东坡这位才气纵横的青年,在试卷上杜撰了几句对话。他写道:“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这种史实颇可以证实明主贤君用人之道。判官梅圣俞阅卷至此,对于尧和皋陶有关此事的对白,不敢公然提出查问,因为一经提出即表示自己对年久的古籍未曾读过。苏东坡因此的以蒙混过关。考试过去之后。梅圣俞一天问苏东坡:
“可是,尧和皋陶这段话见于何书?我一时想不起在和处读过。”
苏东坡便承认说:“是我所杜撰。”
“你所杜撰!”
苏东坡回答说:“帝尧之圣德,此言亦意料中事耳。”
颇有一种当代学生写作文胡诌被发现的乐趣。
第一部分就先写这么多了,今天写的是苏东坡从出生到考上进士着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以后胡继续更新的。欢迎关注啊~~
你能不能关注我一下下,这样显得我很红的样子
ヾ(≧▽≦*)o,
点个好看也行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