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夏天报名的驾校,考了科目一之后,将近一年没有去练车,16年夏天去考科目二,挂科,然后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去过驾校,也没有去补考,直到现在,将近一年过去了。记得16年年初,给自己定了目标,这一年,要挣多少多少的钱,要考过会计证,要拿到驾驶本,到了17年后发现一个都没有完成。
大学时想学ps,报了班,上了半个月的课,就没去过,到现在用的ps技能还是基础级别……
工作后想学摄影,买了相机之后就用了几次……
买了相机之后想学图片处理,下了软件后因为是试用的,用了几天后就再也没有打开过……
从小就想学素描,13年报了班后就学了3天……
突然想学日语,报了班之后,因为老师上课要每个同学起来回答问题,然后怕的再也没有去过……
看着微博上一张张身材火辣的照片,想健身,办了2年的健身卡,请了私教,私教练完3个月,然后几乎没有去过健身房……
为了以后可以更好的管账,想学会计,上了半个月课后发现太困了,再也没有去过……
能记得起来的是这些,还有一些已经遗忘的,还有一些一直想干,连一秒的行动都没有的……
不停的给自己打鸡血,做计划,然后因为各种自己认为突破不了的原因,一次又一次的放弃了。
回想自己的工作经历,每当再一个公司或者岗位上有一点困难,突然就会有一个像防空洞一样的机会摆在我面前,只要逃离这个困难,去到防空洞,直到今天我才发现,那个防空洞,叫借口。
你知道的越多,可以给自己找借口的方式就越多。
ps一直是基础级别的,明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确不去学习,而是告诉自己算了,这点够用了啊,把照片拍好了,后期只需要调一下亮度对比度,剪裁一下就可以了,去学摄影吧。
买了相机之后,发现摄影要懂的参数很多,还需要经常拍照,想想很麻烦,于是告诉自己,大神们都说了,注意力要放在关键的位置,拍照是对你最有用的技能么?如果不是的 话,可以外包,把精力放在最能产出效益的地方。想想,对哦。我的特长不是摄影,那何必花这么多时间在这个上面,找外包好了。找别人拍照,然后自己做做后期嘛。
为了自己做后期,想学图片处理的软件,了解了有lightroom这个软件之后,打算去学,然后发现有点复杂和麻烦,想了想,ps技术也够用了,何必再去学别的东西。
于是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学会计也是,一开始的时候告诉自己,学个会计,考个会计证,这样即使以后不做淘宝了,也可以从事会计类的工作,多了一个谋生技能。学了几天之后,发现课程很枯燥,后来告诉自己,学了也是理论知识,想要从事会计工作,还得去公司实际操作,一时半会我也不会换工作,还是过一阵再学吧,于是搁浅到现在。
为了不去健身房,还专门给自己买了一个跑步机,暗示自己,我不是不运动啊,只是专门去健身房太浪费时间了,反正去了健身房基本上也是跑跑步而已,买了跑步机再家里跑,又可以锻炼,也可以节约时间。买了跑步机之后,有阶段性的跑,没有持续坚持下来。
种种的这些,就像是身体里有两个小人,一个小人是积极向上的,天天充满激情,一个小人就像是奶奶外婆,每当你想要行动的时候,他就会苦口婆心的劝你,慢着点,慢着点,不做也没关系的,开心就好。
关注了万维刚老师和李笑来老师之后,了解到,学习是有舒适区和非舒适区的,再舒适区里你永远学不到东西,想要进步,就只有进入到非舒适区,然而我每次即将进入非舒适区的时候,就给自己找到各种借口,然后逃离开之后躲在舒适区里安逸的待着,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是积极向上的,是很有想法很有生命力的,哪里知道,自己只是温水里的青蛙而已。
想法再多,不去行动,不逃离舒适区,不去刻意练习,那这些就只是空想和扯淡,只是想告诉别人你很努力而已,其实你什么都不是。
从补考科二开始,我要跟心里的那个天天苦口婆心劝我再舒适区里好好待着的小人挑战,我一定要拿到驾驶证,这次挂科了,再考,挂科了再考,直到成功为止。
我再此向过去的自己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