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y
2014.04.28
也不敢说自己是书痴,顶多就算个书迷,不求回报的去喜欢点东西。快三十了,屈指算起来能够一直坚持下来的还真只有读点书了,从小的时候老师家长就教育说:好好读书,以后上大学,包分配工作。现在才知道为了老师而读的书,根本就不是书,那又要问了,什么样的书才能够叫书呢?
我的第一本能够称的上书的是一本连环画,而且这是我童年时期唯一的一本连环画,叫做葫芦娃。刚有这本书的时候,那叫一个兴奋啊,小学三年级读连环画其实也没什么好兴奋的,不过我的同学那是基本上都只有基本类似于三国演义的这种画册,一本全彩的连环画算是听高端的。可惜的是后来就没读过连环画了,失了很多乐趣。
读的第一本世界名著是《红与黑》,至今记得主人公的名字:于连-索雷尔,记得他怎么摸夫人的手,看的我心惊胆战,看以为这是本用了名著的名字的盗版黄色书,于是不得不窝在被窝里看。这本书开启了我读世界名著的开始。本来对名著是不感兴趣的,因为课本上都是些类似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的课文,而且老师老是让被,吓着了,觉得名著都是这样的严肃死板,知道读了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才晓得名著还有这般有意思的。给我最大帮助的是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就是一个少年如何奋斗的图谱嘛,上、中、下三册,大概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读完,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你就觉得他写的就是自己嘛,有种很深的代入感,这样才促使你想很快的读完。
后来我就有了这样的一个观点:既然是世界名著,流传下来自然是有道理的,值得一读。读的最多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的那套经典文库,字小,但非常便宜。后来买书再没有买到比这套书还便宜的了。我结识了最让我震惊的作家和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配合着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慢慢的开始理解俄罗斯文学的深沉与厚重。
后来去了趟北京的一个图书销售中心,真是见识了,像一个工厂似的,一家一家的店铺,找到了一家卖盗版的英文原版书的,开始读英文原版书,这又是另外一般体验。王小波说过,最好的写作者其实是翻译家。你读那些非常牛叉的翻译家翻译的作品真是一种享受,跟原味比对起来完全没有隔阂,但还是得读原文,毕竟其中文化的差异是翻译不过来的,我很庆幸能够领略那种读完翻译后再读原文的那种美,有种非常释然的感觉:哦,原来是这样的啊!国内的许多大家也提倡我们去读名著、经典。最有名的就是金克木,他有本书的名字就叫做《书读完了》,直接提倡你读中国古典书籍。更有极端的是,活着人写的书就不要读了,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的书暂时不值得读。
活着的人的书要不要读?必须要读,负责你就跟不上这个时代了,但不能花太多的时间来读,一本畅销书不管是小说还是管理类的书,控制在半个小时之内,然后找出对你最有用的东西,这本书你便读完了。具体的方法你可以参考《如何谈论一本你没读过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