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知道自己是洛阳人,因为洛阳牡丹甲天下。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要庆祝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我们生活的小镇,全镇的小学都出的有节目,当时我们班孩子表演节目时,手里拿的就是两朵找村里会做花的老奶奶用彩纸做的牡丹花,印象中它是粉粉的、嫩嫩的,软软的,花瓣特别大。这是我童年记忆里第一次对牡丹的印象。
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原因,我最近有点烦恼,去地里摘菜,刚走到地里,大片大片的牡丹花映入眼帘,宛如皇宫后院的美景。本来犹豫着要不要在村子里长期定居下来,如果自己家把房子盖的高高大大的,再种上这五颜六色的牡丹,跟国外的庄园又有什么区别呢? 真是好大的惊喜!近来越发觉得自己欲望太强,竟想把这一地牡丹攫为己有,殊不知种花人三年五年的辛劳,才得来如此雍容华贵的花来。岂是我等不想要辛苦去种花,反而在结果时才去羡慕人家。
带着这莫大的惊喜,我匆匆摘完菜,赶紧回家叫我的孩子也来看花,顺便来拍几张照片留作纪念。把孩子带到了地里,我激动的问孩子,你看这花有几种颜色?她高兴的数起来,有白色的、粉色的、紫色的……我赶紧向她补充到,还有浅粉、深粉、白的透着淡淡的粉、有大红、有紫红,紫色还有浅紫、玫红、金黄。数着花的颜色,仿佛自己置身花的海洋,已变成一位牡丹仙人或花匠。但是孩子已经觉得习以为常,没有像我想的那么惊喜,我想让她站到花边给她拍照,可是孩子却执意要自己去拍美景。
我看孩子拍照,只能忍着,这么美的花,充斥着双眼,不知道该如何去细品欣赏它的美。我觉得只能用拍照的方式了,我把手机从孩子手里要过来,就开始考虑从什么角度去拍。拍的时候我发现,牡丹是真美,不论是从各个角度拍,都不会拍砸了,想加个美颜让花看起来更美,但我发现自己错了,国花焉用美颜,这真是对她的羞辱。拍完后,我都怀疑是自己的照相水平忽然提高了一个档次。
细细品味欣赏牡丹,大大的,圆圆的花瓣,恰到好处,再大一分太大,小一分就失去了它的气度,圆润中又不失花瓣的本色,花瓣像锦缎、像姑娘的舞裙,带着自然的美的褶皱。中间黄黄的、细细的花蕊更映衬出了它的精致,与其他的花蕊又有不同,牡丹的花蕊宛如最近流行的空气感刘海,隐隐约约能看到刘海下美女的芳容,与花瓣交相辉映,更显示花的大气与雍容来。近距离看,花蕊里面好像又包着像果肉一样的东西,莫非这扑面而来的香气就是由它散发出来的。单单细品花色、花状还不足以展示它的美,它的美还在于它的自内而外散发的花的气质,能让人深深的被它吸引,折服于它的美。
已近中午,我还是不愿意离去,孩子因为我评价她拍的花没有美感,正在生我的气,而我只顾着赏花也没有注意到孩子的情绪,没有给她积极的回应。等我想起来孩子情绪时,她已几近崩溃。打消了我赏花的热情,可没有哪种美是完美的,被打破的、残缺的美,更接近生活真象,我还是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