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伴想跟我说什么,被我悄悄抬头一瞪,示意他噤声。然后若无其事地假装闷头吃米线,其实是在偷听旁边女生的谈话。
正是饭点,这家好吃实惠却堂里狭窄的云南米线满满都是人。
杭州虽说这几天持续阴雨天气,但热气腾腾的米线端上来,哧溜哧溜,就着旁边女生的故事,好像冬天里火锅配着酒,慢慢的就醉了。
我们差不多同时到店,刚点完单坐下,女孩就迫不及待地跟同伴说:“姐,我早就想找你了,一直忙。这次找你,是想你帮我分析分析,这个机会怎么样。”
然后开始大谈特谈她的这个机会:原来是一个朋友找到她,想要合伙创业,但地点在温州。
她和对面的同伴,应该是前同事关系,某种原因,同伴离职了。作为前辈,她更有经验,所以这样的人生大事,她找她聊聊,想听听她的意见。
可说是听意见,同伴全程理智耐心地了解情况、分析、指出问题,她完全没有听进去。自顾自地沉浸在自己的设想中。
2
“现在公司都在裁员,以后失业率会越来越高,你现在主动辞职,是否明智?”
“那不是正好,我提前走,自谋出路。”
“可是创业的话,会很辛苦啊……”
“我不怕辛苦,我就是想要辛苦!”她抢答。
“可我们都会希望有一份工资稳步上涨,工作越来越轻松的工作,而不是工资不定,工作量一样甚至更辛苦的工作啊!”
“那些稳定的工作,每年能涨几个钱啊,一眼都能看到底。”
“你会开车吗?”“不会诶…”
“温州不像杭州,人这么集中,需要会开车。”她不答。
同伴继续追问:“可能碰到的问题你都想清楚了吗?温州市场是否成熟,你们是否有足够的客户?”她默然。
短暂的沉默后,同伴换了更温和的语气:“其实我觉得,你得想想自己目前阶段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同伴想说的是结婚,可话还没说完,女生抢答:“赚钱啊!我做梦都想着赚钱呢!我目前最需解决的问题就是赚钱,再不拼一把,就没机会了!”
从对话中得知,这个女孩,二十六七岁了,湖北人,在杭州工作。每次回家或者电话,都被催着找对象结婚。
然而在被催着结婚的年龄,她根本就不懂男女之事,或者压根儿就没当回事。她只是不安于现状,不想和别人一起挤在小吃店吃米线,她想用力抓住所有机会去拼一把。
她的眼里心里脑子里全是“奋斗”、“赚钱”、“作为”这样的字眼。
同伴硬生生地把话憋了回去,沉默了一会,还是忍不住地说:“现在嘛你无牵无挂,以后有了家庭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就会想要更稳定一些。”
“这不是得结完婚再考虑嘛,而且,我还不知道能不能结婚呢……”她抢答,末了声音稍稍低了一些。
女孩说完,我悄悄地抬了抬一直偷听的脑袋打量打量了她,未施粉黛,头发随便扎了一下,皮肤暗沉且粗糙,有一些痘痘,不像是认真保养的样子。身着背心,外套衬衫,戴着一根颜色混浊浅米色的项链。
她的样子,比她的实际年龄看起来起码老五岁。
但那张素黑的脸上,因为这样的激情,眼神迸出光来。
“行吧,只要你不后悔就行”屡劝失败,她缴械投降。
“怎么会后悔,我不干才后悔!”她志得意满 。
“唉,你就是初出茅庐,才这样满腔热血。”她无奈叹道。
“那不是正好,现在就多去摸摸现实世界!”
“万一摔倒了呢?”
“摔倒了,我就躺下来啊,哈哈哈!”
3
作为前辈,同伴可谓中肯而理智,所有的追问都带着现实。
我想她大概已婚并有了孩子,曾经和女生同事,有了家庭之后找了更稳定的工作,生活重心偏向了家庭。
也许她曾也有过狂热梦想和欲望,也许是现实给予了她止步的决策。
转辗于我,作为一个生活状态介于她俩之间的人,已婚未孕,知道了些现实冷暖,也还未完全心静如水。既理解她同伴的现实和理性,却也由衷地佩服和羡慕女生身上的狂热。
我正是做着女孩口中看得到头的工作,而我的同事有好些跟女孩同伴情况一样,原来在企业工作,职务还不低,因太忙照顾不了家庭,转而选择成为一名相对稳定的体制老师。
可我太“稳定“了,从学校毕业,又进入另外的学校上班,外面的世界已经天翻地覆,我们还是一方净土、一潭死水。就像女生不甘心想要闯一闯,我也有过“真的要这样一辈子吗”的疑问,然而终究因为自身性格、能力以及现实的因素,否认了这样的念头。
所以,哪怕她的狂热让你误认为她进入了什么邪教组织,但,你还是会怦然心动,因为你看到的是你自己没做但想做的事,她们在热爱,她们在追求那生活的另一种模样。
门外还是有些凉的雨夜,她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风风火火吃完,满足地擦擦嘴:“等我有钱了,才不要吃这样的米线。姐,到时候带你吃好吃的!”
同伴笑笑,未置可否。
吃完她们相约着,走进凉风的雨夜,走向她们各自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