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漫游奇境》这个故事是从河边开始。爱丽丝挨着姐姐坐在河岸上,姐姐在看书,她无事可做,感到非常的烦躁,突然间看到了一只兔子,跟随兔子开始了她长长的旅行,从掉进兔子洞再到自己的泪水池塘,到兔子先生的小屋再到蘑菇林,参与疯狂的茶会等等,直到最后我们才发现原来爱丽丝是做了一个长长的梦。在梦中他遇到了很多的怪异的一些朋友,不但是长相怪异,行为怪异,甚至是语言也是怪异的。也许正因为这是一个梦,让我在读的时候感觉到非常的荒诞,不管是人物还是说话都是很怪的,不明白他们究竟在说些什么,当然这也跟翻译和中西方的文化有关系,而且人物的出现呢,也都是非常的随机的,虽然也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但总体感觉确实荒诞无厘头。也许荒诞的背后有真实社会的反应,只不过是我不了解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需要查阅资料来了解。
在这本书里面有几个泡泡语的提示,这些提示也为我们阅读这本书指明了一些方向。
1.为了画出神奇生物展示图,我应该用什么方式阅读这本书呢?
(这个泡泡语的提示告诉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是可以边读边思考爱丽丝都遇到了哪些比较神奇的动物,这些动物的神奇之处在哪里?是在什么地方出现的呢?以此可以绘制出爱丽丝漫游奇境的地图。
其实这个泡泡提示和这本书前边的阅读指导策略的第1题记录,爱丽丝遇到的什么生物是相关联的,在阅读提示当中运用的是剪头的形式来表现的,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可以更多元化一些,比如说画出来爱丽丝漫游奇境的地图,标注地点和出现的人物)
2.作者写这首奇怪的诗,想表达什么呢?
(这首诗是老鼠在讲他的又长又悲惨的故事的时候,出现了这首诗。老鼠说他的故事是又长又悲惨,而爱丽丝说的是确实是条长尾巴。下面的注释是故事和尾巴在英文当中的发音是相同的,由此我猜测,这会不会是类似于语音相似或相同的文字游戏呢?在读的过程当中就发现了这本书下面的注释,除了解释意思之外,更多的都是在说这个词和哪个词的发音非常的像。也许这正是这本书比较好玩的一点。
在查阅的过程当中正好发现了与这首诗相关的图片,原来在原版当中这首诗被称为著名的老鼠尾巴诗,它的排列正好是一条老鼠尾巴,觉得这个版本在文字排列上确实不够好。
这也让我想到一个比较好玩的,如果把这些文字让学生重新排版成老鼠尾巴的样子,那么是不是就能够在读的过程当中感觉到这是坐着隐藏的文字游戏或者是说感知到故事的趣味性了呢?)
3.我还看过《爱丽丝漫游奇境》的电影版本电影,在这些地方和小说不一样……
(这个提示告诉我们可以书本和电影结合着看,比较文字和电影哪些是一样的?哪些是不一样的呢?不一样的地方表现在了哪里?为什么会这样进行处理呢?因为国情的不同,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完全感觉不到它是一本非常好玩的童话书,不知道学生读了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会不会看了电影之后再来看这本书,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体会呢?)
4.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试着预测一下。
(这个问题对于已经学过预测的学生来说,非常的容易,结合故事发展的情节,当时爱丽丝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场审判会的,突然之间被作为证人的时候确实是非常的吃惊,那么接下来她会怎么样来陈述他的证词呢?确实是很期待的。
在这里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进行预测的训练,但这个预测并不是无边际的想象和猜测,而是要根据这一章节中所写陪审团的反映,国王和王后可能会说什么,以此猜测爱丽丝可能会面对的情况,同时还要要符合整个故事荒诞的基调,确实是挺考验的)
5.这本书写作的时代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你知道它的意思是什么吗?
(这个问题就提示我们要想读懂这个故事,一定要去查阅背景资料,一定要明白维多利亚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当时的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书中所描写的这些场景有影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