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是一种永远无法达到的状态!正如孔夫子说的,这辈子从来没见过一个中庸的人。
在看史蒂芬·科维老师的产出和产能关系的时候,就不停地想起孔夫子的中庸之道,它们之间存在着异曲同工之妙。
那为什么说这样一种平衡状态永远没办法达到?
说实在的,说不清楚,这话题犹如完美主义,我们永远没办法时时刻刻地把人生方方面面端平,也没办法做一个完美的人,我们总会有缺陷和遗憾,人生本来就不可能规划得井井有条,那么目标和规划的意义又何在呢?
虽然我们永远达不到一个精准的状态指标,但是我们是可以无限接近平衡,无限接近完美。听起来很矛盾,一方面接受自己的无法平衡,一方面又要无限地靠近它。但这正是目标和规划的意义所在,实则这就是人生的一场无限游戏。
朝着一个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前进,要做的永远只有一件事:调整你的方向。
不断更新身体、精神、智力和社会情感四个层面,没有一个是简单的,能完成一个目标都已经很不错了,还得4个都平衡分布在我们的人生当中,实则真的很难。
但是,恰恰就是规划给予我们调整的机会,调整什么?调整的是心态,是期待值。
这里不得不说萌姐的单点突破法,就是计划-实施-总结-评估,然后再次计划。我们第一次计划的时候,总是带着美好的期待,可是上天是公平的,你没有经验,不了解自己的具体情况,只有美好愿景的时候,没法实现是必然的事情。
我们只有在实施之后才了解到自己的具体情况,才能再做出调整,直到适合自己当下的状态为止,直到找到一种接近平衡的状态的为止。单点突破法就是这样一种循环上升的过程,跟史蒂芬·科维老师说的螺旋式上升也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样一种无限接近,就是一种人生状态上升的过程。追求平衡是一个过程,并不是一个结果,只有追求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才会看到自己每天上升的空间和步伐。
追求困难的目标,并不是要为难自己,而是给自己一个无限游戏的机会,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所以,不要认为平衡很难,就不去追求,也不要因为难而给自己压力。
我们追求平衡一定是为了更幸福地活着,只要每天更靠近它一点点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