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晚上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这样一条朋友圈:
家里的高中再次“起义”,控诉学校违规补课。
看到这些大义凛然的同学,我除了摇摇头,笑一个还有什么办法。
回想起自己的求学生涯,从初三起,基本上就没有一个月的周末时间能待在家里的,不是在补课,就是在学校自习,周末在家安安静静地画画日子好像是梦里的场景一样。
我家是个小地方,虽然不是那种穷得没饭吃通不了路上不了网的山坳,也是广东的贫困县,至少放眼过去周围也是一片连绵的山。
我家住的那片区域是县级市下面的一个更小的镇,初中的时候有幸(当时觉得非常不幸)进了重点班。初三那年无休止地在补课,跟我读高三的时候补课的数量差不多吧。
那一年,也不知道学校怎么想的,放寒假的时候把普通班的同学也留了下来。导致的结果是,我们寒假补了不到一个星期就回家“自习”去了。原因无他,普通班的同学打电话到教育局举报学校违规补课,连带着我们这些重点班的同学也跟着休息。
说实话,我很不高兴,我觉得去举报的人就是一个傻逼。
2
也许在那个时候,我是普通班同学眼中的变态,但我觉得这种变态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在学校,有那么多和我目标一致的人,安静的学习氛围和可供提问的老师,全心全意地为一件事拼搏,我觉得这样很好,很满足。
更重要的是,我当时一心一意想着,我要离开家乡,要去更远的地方,见识更大的世界、认识更多的人,呆着这个小地方,我注定只能碌碌无为。
我也不喜欢重点班那种压抑的氛围,更不喜欢那种高压的学习模式,但除此之外,我别无选择,读书是我们这些想要离开的孩子最好的出路。
作为一个人口流出非常严重的地区来说,即使你没过什么书,一样可以跟着家里的亲戚去大城市打工,一样可以见识一下世面,不必要费那么多钱去读书。然而,我太懒了,不适合做那种简单重复的工作,更不想跟一群年纪比我大上好几轮阿姨婶婶聊一些家长里短的八卦。
也挺感谢我奶奶在我二年级的时候就把带到厂里剥伍仁(就是大家吃的那种伍仁月饼里面的伍仁),让我厂里的生活深有感触。
那时候我还没有意识到,考上重点高中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是当我回想往事的时候,我仍然感谢自己当初那么拼命:如果我没有考上那么好的高中,我就没有办法认识到自己无知,更没有办法考上一所好的大学,让我相信人生还有无数种可能。
3
我初中的时候,相信着寒门出贵子,人才从那些家境贫寒而又拼命读书的孩子出来的,而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不是纨绔子弟就是不学无术;高中的时候,我对这个想法存疑,奥赛班(尖子班)里面的孩子不少家里也是很有钱的,而且多才多艺,重点班的孩子才是苦苦拼命的普通娃,至于普通班的,要么是像我一样拼命考进来却无法适应的学生,要么是有钱人家塞进来想要争取考个好一点学校的孩子;等我读了大学之后,才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还真是可以比人与猪之间的差距要大。撇开身家背景不说,但是思维方式这一块,那些优秀的同学已经把普通同学甩了几条街。
作为一个从山里出来的姑娘,当我兢兢业业地想要凭着自己的劳动力赚点钱的时候,那些更优秀的同学已经开始进行各种创业或比赛,既赚钱又赚经验,这些都是曾经的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什么黑道学生、优秀的学生会会长同时倾心于同一个平凡的姑娘的玛丽苏情节,在现实里根本就不值一提,谁不是一边忙着写作业,一边为各种社团跑腿,还要兼个职。谈恋爱什么的,要么TA真的在各种琐事中游刃有余,要么TA真的很闲。
当然,我也很庆幸拥有过这么忙的日子,这是一种不为任何人的期待,单单是为自己而活的时光,也让我渐渐地明白,原来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很普通很简单的事情,没有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我。至少在网上写文章这种事情在我们家里的那些人看来是一件非常厉害而又不可思议的事。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我最讨厌的考试制度,以及延伸出来的各种补课。
4
我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学习环境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这些心性未定、自制力又不够好的同学来学,一个安静认真的学习氛围是十分重要的。
我不反感补课,甚至于我对补课有一种向往之情,我从小到大没有单独补过课,一直都是在学校接受补课,但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自己自习为主,有问题可以去找老师。
如果这种学习方式对我有,我为什么不接受?如果可以比别人多学一点知识,我为什么要拒绝?如果我自制力不强,有一个认真学习的环境可以感染我,我为什么要逃?
可惜,并非所有人都像我一样想。
有句话说得特别好,“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我不知道这些所谓的“起义”,义在何方,是学校如何多收了他们的补课费(据我所知,我们这里补课是免费的,也不怎么上课,也就是学生自习,老师在办公室给学生解答题目),还是家里有一大笔遗产等着他回去继承;我很好奇这些嚷嚷着要放假回家的同学是否能在家里好好学习;我也很想知道这些不想补课的同学日后是否能够考上一所好大学、是否获到他想要的人生。
至少在我知道的范围里,初中那些举报学校并且不想补课的同学都已经进入社会好几年了,有些甚至没有读高中,并且不少也为人父为人母,看上去似乎也没有什么不高兴吧,但愿他们喜欢这样的日子。而像我这样的“变态”也还在学校里苦苦挣扎着,担心着一毕业就失业的可能。
可到底是走出了大山,在一个全然陌生、没有背景的城市里重新生活,刚开始一两年应该会很辛苦,也没学到什么真本事,可多年在这种没那么“轻松”的学习环境中练就了一身抗压本领,不仅如此,连带着还会苦中作乐、自愚自乐、自得其乐。
5
在我们老家这样的小地方,除了学习好一些,考上好学校之外,还有其他什么出路吗?
没有出来看过世面,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是那么无知。这些不想补课的同学只看到眼前的假期被剥夺了几天,却没想过他们的竞争对手就在他们轰轰烈烈地闹“起义”的时候又多做了几道题,对于高考兴许又多了一份把握,而他们未来的人生也许还会面临着更多的可能性。
当他们觉得辛苦的时候,不知道别人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只为了多做几道题、多背几个知识点;当他们觉得老师就想多上课的时候,不知道老师也在抱怨,为啥周末大清早还要过来看这帮小兔崽子(家里有几个亲戚也是当老师,自己也当过一段时间的家教,自然知道当老师常常也想撂担子走人);所以当他们看到自己看到别人比自己考得更好、去到更心仪的学校时,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
也许这些同学很不满这种一纸定结果的高考制度,也许他们向往更自由灵活的素质教育,但最起码在他们高考的时候是碰不上了,寄托一下自己的孩子高考的时候可以碰上,但前提是你得有能力赚那么多的钱送TA去上各种培训班练就各种技能以提高素质。
还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到最后你会发现,读书学习才是最轻松的。
——来自一个长期出卖劳动力的师姐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