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将参加学校《父母课堂》征文比赛的文章《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提交给班主任,在预定的12月18号之前完成任务,心中一块大石头落地,瞬间又感觉轻松了很多。但这次我不能再松懈了,像以前一样,当完成一样重要或紧急任务后,自己就彻底放松,忘记了之前的目标计划,这也是我在征文文章中反省的,当问题解决,就放松了,将后续需要预防或提升的事后忘到脑后。
这次征文活动从11月22号开始,报名后就在想如何写,想说的话、想反思的事太多,感觉无从下手。而且在这段时间,随着不断地学习《正面管教》,每天坚持日更记录和孩子发生地各种状况,我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变化,对问题、对自身都有了更深地理解,尤其在12月6号去原公司跟同事聊了一些情况,再次拨乱反正,让自己看到隐藏在潜意识地东西都多么强大,别再总是试图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别再总是想一次性说完所有的话。
从本周开始着手写征文,开头写挺不容易,想说的太多,思维混乱,也比较散,从无到有地创造真得很难,一开始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地任务,但没办法,承诺了,逼也得逼出来。
开头改写了好多遍,后来开头雏形出来,下面的小标题又不知怎么写,也是不断地写,即便不成句子也写下来,不合适就挪后面,不敢删,怕后面再用,当写不下去的时候,就又跑回开头再次斟酌词语改写,慢慢有了合适的小标题语,里面的案例内容还是很好写,同时也得益于每日日更,有很多话语、案例可以直接复制使用,终于在12号第一部分完成,同时把第二部分想说的列出,有了很大的成就感和底气,不觉得那么难了。
第二天第二部分内容相对比较顺利完成,想说的挺多,但篇幅已经挺长了,后来就删减了一些内容,把主题再次集中了一下(需要改正的面很多,哪个点都能展开写,感觉太多又不是很搭,只好删掉)同时又重头开始理顺前半部分;
第三天的第三部分又费了些功夫,感觉有些不知所措怎么引出自己的问题,后来就上网搜一些相关案例。当把第三部分开头写好,后面又顺利了不少,收尾也是因为有日更文章的底子,很容易完成。全文通读了几遍,今天又仔细修改了几次,终于发出去了。
等真的把文章写完,自己感觉还是不错的,要求是1500左右,写了2500+,这还是删了不少,但3个小标题方面实在没法再删除,不然感觉不完整。
在写之初其实脑子里并没有太多的轮廓、架构,只是一些零散的点,但绝没有想到会是最后成稿的模样。等看着最终用心完成的稿子,还是满心欢喜,觉得能写成这样还是不错,自我感觉很好。
同时这种正式对外的文章和每日日更文章写起来感觉是不一样的,态度上肯定更重视,内容需要更严谨,并不是只要把肺腑之言说出来即可,前后的逻辑、思考的深度等都有要求,需要认真去想、去思索,系统的总结提炼出来,对自己也是个洗礼,算是个正式的阶段性总结,对自己更有启发意义。
但也绝不能小看日更,日更更像是素材积累,虽然没有那么多负担或者严谨的要求,但会让你记录各种真实感受和一些事件,正因为有日更积累,在正式写文时就可以信手拈来,比较从容。
所以在这鸡飞狗跳的一周(本周去了四趟医院,孩子只上了半天学),能够输出一篇自己比较满意的文章,感觉自己挺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