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小初看到了一个新闻,大晚上的一对夫妻急匆匆的抱着一个3个月大的宝宝跑进了医院。
他们告诉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孩子妈妈在喂奶的时候发现宝宝呛奶还窒息了!情况非常紧急就急忙送了医院!
急救视频 戳他
医护人员看到宝宝的时候发现宝宝面色已经十分苍白,嘴唇干紫,眼睛半睁。情况已经非常紧急,如果不及时抢救宝宝就很有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他立刻接过宝宝并且将宝宝的头朝下,连续拍击宝宝的背部,持续这个动作大概一分钟左右,宝宝就将呛在气管与肺部的异物咳出来并且哭出了声音(小初看到这里心里悄悄松了口气),这个时候宝宝的面色也好转了起来,随后转入抢救室进一步接受检查治疗。
说到这里,小初去问了一个妇幼医院工作的朋友。
为什么宝宝会呛奶呢?
由于婴儿胃部发育不完全,十分容易引发呛奶呛水等情况,并且加上婴儿肺部也出于发育期,靠婴儿自己的力量很难将异物咳出,但是许多新妈妈和新爸爸缺乏经验知识,根本没有意识到呛奶的严重性。
呛奶或异物堵塞该怎么做
气管异物堵塞的黄金急救时间为4分钟内,为了宝宝的安全,我们必须学会这套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法”是由美国医生海姆立克于1974年发明的一种腹部冲击法。
后被全世界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因异物卡喉窒息的患者,被称为“生命的拥抱”。
首先要尽可能避免儿童因异物误入气管,出现卡喉窒息的情形。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尽量不要吃果冻、瓜子、花生、坚果等食物。
如果儿童万一出现了卡喉窒息的情形,首先监护人要保持镇静,拨打120的同时,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窒息抢救的黄金时间只有4分钟!
周教授强调:1岁以下的婴儿,可采取“一看二拍三压四循环”的口诀处置。
对于1岁以上能够站立的孩子,可采取类似于成人的“背后拥抱法”来急救。
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时,要特别注意让患者头面朝下或低头,做完一轮要及时检查口腔是否有异物排出,力度太轻则起不到效果。
周教授在视频里也有说民间常用的“倒提拍击”,将其称为是不科学的急救方法!
如何预防异物卡喉窒息
1、将食物切成大小适中
2、教会宝宝充分咀嚼
3、口中含有食物时,避免大笑、讲话、行走和跑步
4、杜绝以及教会宝宝不可以将小玩具放在口中
以下这些食物容易发生气管堵塞
1.果冻
家长不要一整颗给,可以先弄碎后再给老人和小孩食用。
2.麻花、糖果
比较硬且不好咀嚼的食物,容易噎住喉咙,不适合老人和小孩食用。
3.鱿鱼丝
纤维过长,咬感过硬的零食。除此之外,牛肉干等也不适合小孩食用。
4.多纤维蔬菜
维纤多且不易咬烂的蔬菜不适合老人和小孩,如芹菜、豆芽。
5.多刺的鱼
最好是选择鱼刺较少的鱼类烹煮,不然会容易噎到并会刺伤食道与口腔。
宝妈奶爸们一定一定要记住“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动作!
说到这里,小初还是想多啰嗦几句。
祸从口“入”,就算是再隐晦的隐患都要及时发现并清扫,玩具的小零件、牙签、硬币、衣服纽扣、电子电池等等,甚至是葡萄都可能会威胁到宝宝的安全!!
提醒爸爸妈妈们,请一定要告诉孩子
吃饭时不能蹦蹦跳跳
吃饭时得要细吞慢嚼
不能乱放东西到嘴里咬
希望各位都学会这个急救法,但是小初也不希望它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