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堂课,从苏童《自行车之歌》开始讲成长中物品背后包含的记忆、经验和情感。就像张枣每次回国一趟,在箱子塞满鱼干、腊肉、熏肠、风鸡、老干妈,他说:“回德国这可要吃上半年呢……”在回忆一座城市时,很难在短时间内说出什么具体印象,但对那里的食物所带来的快感的回忆却能一下子攫住心头,由此展开一桩桩事,一个个人物,一个个地方。比如南京的鸭血粉丝,从我初到南京时在暂住的廉价旅馆旁的小摊上吃的第一碗开始,到今天我依旧能细数出不同时间不同地方和谁一起吃了哪家鸭血粉丝,甚至连碗里的香菜、鸭血、油豆腐、鸭肠都能回忆起来。
鸭血粉丝汤是食物、是地域的记忆和经验,而自行车则是一样富于时代记忆的物件。里边既有个体的经验与回忆,又是一个人成长中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的载体。但它的时代记忆和情感很难被后来者去理解,尤其是现在学生很难理解从生活匮乏时期过来的人把破自行车当宝贝一样的情感。只能在长辈的描述中想象那时候拥有一辆自行车的自豪感。
吃穿用度的变化促使生活方式有所改变,另一方面,生活在中国的城市中,拆建每天都在进行,城市大道、地铁、高速公路和高铁打破地域间相对的停滞和独立,不断缩短城市间的距离。现在,学生已很难想象我讲述自己年幼时乘船远行在纵横的河道的情景,它们缓慢得如同上个世纪的生活。没有高楼林立带来的视觉冲击,却有辽远的河水与农田带人延展到另一个村的宁静。村落与村落间隔着一大片农田,靠一条石子路联结的时代已远去。村落开始消失、重建、分散。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觉得生活不可阻止,很难评断。大家纷纷想着,既能拥有过去乡村的平静缓慢,又能拥抱现代城市的文明与科技。
不断重建的城市,便捷的交通,使人口不断流动。我们的记忆、经验和情感也变得繁杂、不稳定,生活变得越来越让人难以捕捉。于是有学生讲,只愿考一所绍兴的大学,嫁一个绍兴人,这也是她妈妈所希望的。妈妈用自身的成长经验来给女儿做出建议,却不知女儿的成长记忆其实慢慢固定化了。城市建设日趋饱和,人们的饮食、服装、住房需求因世界连锁公司的出现变得多样,另一方面,这种多样性一旦稳定下来,形成人们对于饮食、服装和住房的一般标准后,这个学生和她子女辈的生活体验感已很接近。这也是我们看日本或者欧美的家庭剧仍觉得不过时的原因。因为日本和欧美现代化完成得早,建筑和饮食上有变化,但不像我们从村庄到高楼,从传统菜到西餐,从自行车到汽车的变化大。两代人的成长经验大到无法互相理解的地步。所以,上面提到那位妈妈对孩子的经验之谈从生活的经验上并没有多少参考价值。
(一直对苏童、莫言喜欢不起来,文字读来总有中阻塞感,也有很大的经验差别,无法感受他们小说世界的美感。起初觉得是自己初亏小说门径,作品读得还不够,人生经验不足,无法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所致。可惜不是。不过也会给学生介绍,看看当代中国能被写进文学史的作家的作品到底如何,有自己的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