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的集中培训,以一个新的视角去理解语文,阐述语文,给人一种山泉入口,清凉入微之感。特别庆幸自己能加入这样一个团队,可以向这么多优秀的师者学习,可以聆听到聂老师永远都能触及心灵,让人脑洞大开的指导。
两天的学习,让我感觉特别神圣,梳理并感悟学习的内容,都有些不敢随意下笔,结合录音、图片、笔记,整理了许久,希望自己能真正有所收获。
(7.11am)主题一:“我”代表什么?
【觉察我】培训一开始,聂老师就指导我们觉察自己进门后的身体、情绪感受,当下的自我觉察,是可以帮助我们去看到自己的问题,内心的真实,然后接受它们,在这个过程中,我就像是自己的裁缝,把各块不同的布拼接起来,成为一件完整的衣服,当越来越多的情绪和感受被发现,去面对和感受它们,自我与它们产生联结,内心就增加了完整性,部分构建成为整体。让自己成为内心各种感受的一个容器,来包容和连接自己内心曾经被分裂的各个部分。觉察力是一个教师人格重构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真正实现主体对话的一个基石。
【文字我】聂老师说,你们还记得自己是怎样教“我”字的吗?这问题一出,让人脑袋一懵,老师们好像都忘记了怎么教“我”字的了,就感觉这孩子一来到学校就知道“我”字。是呀!孩子的语言本身最初的源起并非老师,而是在与父母的互动交流中学会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儿童的主体建构也是在和父母的交流中慢慢形成的。
(7.11am)主题二:缺失·阅读能力
【缺失】在大风吹的游戏中,人们为什么会在听到指令后快速动起来,去寻找位置,就是因为在这个群体中缺少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少了一份存在感,为了寻找到缺失的部分,每个人有了足够的动力去寻找,缺失也是一种动力。
萧红的作品写尽人事的凄凉和愁苦,渴求被爱;汪曾祺的散文追求自然、朴素的童真童趣......多篇文章读下来,才明白原来缺失成为了文学大家的强大动力。生活的悲惨,让萧红写尽人世凄凉,内心缺失的爱在文学作品中得以传达。一个作者的系类文章必然受到内部世界即自己的生活经历所影响,同时它也和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为什么我会选择读这篇文章而非其它,是因为从文字当中可以得到情感共鸣。我选的是汪曾祺的《花园》,散文描述了自己幼年时期在花园里的有趣生活,这和我的童年经历有着相似之处,读过后,不禁能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因此有阅读的兴趣。在教学中,学生和老师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相差甚远,如何在教学中找到与学生情感共鸣的点,变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阅读能力】除了最基本的读写识字能力外,阅读还需要一个人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需要有情感对接的能力、理解力、概括分析整理的能力,想象力、思辨力、推测力、记忆力、运用力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这十几种能力分为两个层次,即基本能力(识记、理解、分析、概括)和进阶能力(想象、运用、推理、思辨)。左脑统管分析整理,右脑在于画面呈现,而中国的教学基本在左脑,为此,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权衡左右脑的互动,让孩子的能力发展均衡。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弱的学生会因为缺失某种能力而往前跑,在奔跑的过程中会遇到焦虑,掉入黑洞,如果老师无法觉察,那孩子的焦虑创伤则会影响他的学习,为此在这个阶段学会优化教学设计,实现分层管理非常重要,这是为孩子重新修复人格的过程。
(7.11am)主题三:文字与心理学
【文字教学】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楷体,汉字经历了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从一开始的象形指示到后期的横平竖直,汉字的结构渐渐地与人们的实际生活脱离了关系。如山字的甲骨文,它是象形字,从字形上便能知道代表的是山,因为它是从图像思维去认识山字,用的是我们的的右脑,而今的楷体字山,我们在学习时很多时候只能是简单识记,用的是左脑思维。在文字学习中,要学会从生活当中挖掘学习的方法,例如学习“山”字,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山的样子,并发挥主体作用,想象自己在山里能做些什么,由此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运用能力的同时,通过观察事物,引导主体与客体建立关系,从而也实现了语言文字架构心智的作用。
(7.11pm)主题四:人的精神世界的建构
【精神世界】婴儿出生后通过动作、表情、声音表达自己的意思,母亲接受他的表达,予以反馈,由此母亲和婴儿之间建立的联系其实就是让婴儿的动作和语言之间产生联系,而话语是人类最重要的心智成熟的部分,也是人最初建构自己的内部精神世界的开始。0-1岁,婴儿和妈妈的互动很多,如果母亲不说话,那婴儿的大脑没有被刺激,他脑袋里就没有意思,就难以形成语言。母亲如果24小时服务于孩子,那孩子只认识母亲,父亲的功能很容易被母亲所占据,两元关系没有发展为三元关系,孩子无法走出去与外界发生联系,从而影响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因此,适时引入父亲父亲,让孩子发展好三元关系,才能更好的与外界互动,进而构建自己的外部世界,进行身份确认。一种感觉、一个行为举止、一段语言都是人构建自我的过程。婴儿通过与母亲互动产生情感,人靠身体的感觉开运作思想,动作的精细化是心智成熟的过程。
(7.11pm)主题五: 教学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主客体】人是主体,手机是客体。在教学中学生和老师都应该是主体,以此在教育教学中实现情感对接,在人性层面交流,才能真正完善学生人格。可很多时候,出现的一种现象是老师讲,学生听,而这种听是否引起学生的情感波澜,不得而知,有很多时候学生是装着听,老师和学生之间并未有情感交流,没有人性层面的东西,此时的学生在老师面前就是一个客体,如此,也无法真正实现三维教育目标。如何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首先要让学生被允许有话语。其次要促进学生话语的发展,促进一个主体自我的构建。如何实现学生主体的自我建构?在教学中要避免形式单一的知识传授和强制性认知,必须根据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让教学活动多样化,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教学要注重分层管理,接受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和跟随每个孩子的不同发展层次,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让他们被接受、被欣赏,让潜意识里的攻击转换为成功的驱力。面对一个有创伤的孩子,通过语言连接,身体觉察,实现孩子的主体重构,会让他产生成功的驱力,这也是教育的目标之一。
教材作为教学中的客体,如何使用客体的功能?原则之一就是让主体和客体之间发生情感对接,有情感交流。教材使用之初,可以引导孩子为自己的书本设计一个喜欢的封面,用语言展示自己的封面,由此,客体与主体之间产生联系,客体的功能会得到最大的发挥。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老师应该注重建立学生主体与知识客体之间的联系。
(7.11pm)主题六: 人的发展
【人格发展】婴儿0—2周岁时,是发展安全感的时期,母子之间的良好互动促进婴儿的人格健康发展。此阶段发展不健全,容易导致将来出现的问题是被害妄想、贪食、厌食。2周到6个月,是婴儿自尊体系建立,依恋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人格状态如果没有发展好会出现皮肤饥渴,长大后存在同性恋倾向。3-6岁时,随着父亲角色的加入,从母子的两元关系开始发展到三元关系,父亲是设定规则的人。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会让孩子人格更为健全。三元关系的不正常易导致刻板性格。青春期出现替代人格,爷爷、奶奶、偶像、老师等外界关系开始出现并影响孩子的发展。
【情感发展】孩子情感的发展受到天生气质和过往经历的影响,由此产生相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经验得以建构,当遇到类似的情景时,会出现重复的模式,即情感的移动。
【依恋发展】孩子在自我建构后,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属于支持系统。在家庭中心智成熟的母亲才能让孩子长成人。在学校中,心智成熟的老师才能指引学生完善人格。
【心智发展】父母拒绝否定孩子或过度溺爱孩子都会让孩子会产生焦虑。父母要善于从孩子的行动中觉察孩子的焦虑,并兜住它。对于孩子的需求,可以适当的延迟。这是心智化的过程。
【防御机制】四种防御机制:投射、认同、退行、分裂。投射:将自己不想要的东西,说成是别人的东西。比如:“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其实是自己如何想的。你饿不饿,我们去吃饭吧!其实是自己饿了。认同:别人如何说,自己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投射性认同:妻子认为丈夫好色(投射),丈夫承认了(认同),遇到投射认同的学生,教师帮助他澄清问题,是解决问题,完善人格的一种策略。
(7.12am)主题一: 引入设计
【参与引入】在体验活动中,感受到了一个成功的引入设计可以激活学生的参与兴趣,实现课堂的高效。一个成功的引入,必须要能打破成员的防御,激活他们情绪情感,在出其不意中,实现人这一主体与知识客体的连接。引入的设计要简单易接受,其次依据目标设计。根据聂老师的指导小组选择了相关的教材内容,设计了属于自己的引入,在分享中突然明白,引入的设计不仅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还必须考虑学生人格的完善,这真是一种全新的理念,让人如沐春风。下午的《画风》引入设计,也是让人脑洞大开,原来结合心理学的引入设计会让人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训练人的各种各种能力。
【课堂评估】如此而言,心理学和语文的结合,对课堂的评估有了新的标准。知识的传授占据整个课堂的10分。与此,人的情感体验要能在激活兴趣的同时,达到愉悦。根据语文和心理的共同标准,能力上要实现核心能力和基本能力的提升。一堂高效的课,缺少不了情感线、身体线、认知线和时间线。
【人群分析】一个好的课堂设计,在考虑知识、情感、能力的同时,还要能结合授课对象的特点,做出设计优化。6-12岁的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使用逻辑运算来解决问题;对守恒和转变的理解;去中心化——考虑多种观点;记忆的编码,存储能力的提高,控制策略(元记忆)提高;语言的语用能力(社会习俗)和元语言意识(自我监控)提高。6-12岁的儿童社会性人格发展的特点:通过谈及心理特质来谈论自己——自我感开始分化;自尊/自我效能感发展;处理道德问题的方式是强调社会尊重,并接受被社会界定为正确的事情;男女孩在友谊模式上的差异。男孩大多以群体的方式与其他男孩交往,而女孩则倾向于单独或成对的与其他女孩交往。
(7.12pm)主题二: 教材整合、重构
【语文·心理】对教材进行整合和重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心理学和语文的对接。按照聂老师的指导和个人的理解,意思是首先将教学知识条目以图表的形式进行整理,然后明确学生培养目标(能力分层次目标)和知识达成效果目标(评估记录表)之间的关系确定综合目标,以实现教材的整合和重构。
用简单的语言概括理解,即为从语文的角度明确知识体系和知识达成效果目标。从语文和心理的角度明确能力体系和能力目标,最终以语文为载体,心理为方法,实现整个目标。要想实现语文和心理的完美结合,目标的设定成为至关重要的一步,而层层剖析,设定实施步骤,成为关键一笔。
(7.12pm)主题三: 主题实现
【共情】看到房间里的物品,描绘出它的3个特质,紧接着音乐体验,回忆童年,选择聂老师出示的提示语中的一句作为开头,带着情感体验写5分钟,将自己所写的内容与同伴交流,这才发现写物品的特质到回忆童年,再到写情绪,谈感受,他们之间都有某种说不清的联系。当听到同伴的文字时,总能找到和自己相似的点,达到共情,此时的表达更为积极主动,同伴间的交流成为了情感的表达和能量的释放。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主题实现,就要学会很好地引入共情。
【课程管理与运用】课程管理与运用这部分知识没有能全面贯通,只是将所得笔记进行整理。在课程管理中涉及反转移处理即冲突和情绪的处理,困难学生(学习、行为)的管理和基本管理。投射性认同的有四种模式即依赖、控制、权利、色情。精神分析的四个轮子:攻击(竞争)、关系(归属、认同)、性(心理能量)、自恋(满足)。
【课程讲授与运用】外在的教师印象管理、教师内心状态,声音、身体语言、语言(演讲)
两天的学习内容不断刺激着大脑,有些惊喜是因为有了收获,有些彷徨是因为还有许多知识没能真是消化吸收。
�r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