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春节返工潮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拖延。无疑给这一波盼着金三银四来跳槽的求职者破了一大盆冰。
Vin,男,30岁,海龟,双硕士,待业。曾从事过金融行业的他,如今希望做金融相关培训工作。只可惜,春节以来投了一个月的简历,要么是石沉大海,要么就是面试时间一拖再拖。
就在上周,好不容易等来了一通面试邀约,正是自己想要做的金融培训相关行业,可把Vin给乐坏了。连日来起早贪黑的改简历、填报名表、写邮件、投网申终于有了成效,也算是些许安慰。
只不过,对方公司给到的职位是销售类。但看在行业匹配度较高,机会难得,还是乐意尝试一把。其实这家公司Vin早就注意到了,他们在两家大的网站上投放了十多个岗位,仔细看过介绍后,第一印象是一家校办的三产,但招聘网站上却归类为事业单位。
Vin没想那么多,兴许是对方单位处在扩张阶段,加上对方的项目是MBA类的,自己也拿了MBA学位,招生这一套自是干金融销售出身的他所轻车熟路的。这一职位不难拿下。
果然,顺利的通过了初筛和HR电话初试。终面是公司的副总裁。
既然是高管自然要多做写功课,Vin仔细又阅览了几遍项目说明书。偶然发现了这位女副总裁的名字,不过似乎对外也只有她一人出现在宣传册和新闻页面上。
这不由得让Vin泛起了嘀咕,他想起自己曾遇到过一个创业三年不到的团队,都坐在一间十来人的办公室里,但后来深入了解才知道,实际在编的只有一位主管的副总。其他人只是业务密切的另一家公司,或者说是群演。
面试开始了,一切进展顺利。对方女副总裁在摄像头前显得大方、知性。让Vin更加惊喜的是,对方不仅分析了他职业发展中的问题,还发现了他在培训方面的潜在优势,并主动提出想让Vin尝试培训岗的想法。
Vin一直以来都有个讲师梦,之前的工作客串过不少培训讲师的角色,也经常召开部门会议,再加上本身就是新闻学出身、上大学时还是红极一时的学校团委宣传部长,控场和表达能力自然是没得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