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的第一篇文章是《什么是道、魂、术、器?》,“道”在中华文化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无论是人类社会还是宇宙万象,其背后都有运行的规则,我们姑且称之为“道”。任何事情,只有符合大道,才能取得成功。
2004年在河南大学我接触了老子的《道德经》,直到现在我都是似懂非懂的。当初虽然每天背诵一些,但也只是皮毛而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后来参加学校有关“宗教”的选修课,真的十分认真,做了笔记,还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当初因为网络不够方便,查阅的也较少。
自己对哲学好像一直都有一种情有独钟的感觉,《理想国》也是那个时候喜欢上的。记得上诗歌欣赏课也能用哲学问题来剖析,多次受到老师的表扬。关于“道”这个问题,我也是一直在思索,有时候会觉得玄之又玄,有时候又会觉得近在咫尺。无论如何,我好像已经找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领会。
一个真正领会大道的人或者组织,才会有“魂”。我们常说一个人要有自己的“魂”,实际上就是内心领会大道之后在心灵深处升起的坚定不移的力量。如果一个人没有领会大道,做事如水中浮萍,那就是“失魂落魄”。 或许自己那浅尝辄止的领会已经指引着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学会了坚持。
同时,做符合大道的事情,如果想要取得成功,还需要有相应的方法,这就是“术”。所以就得练就事业的“术”,生活的“术”,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而很多的练就都需要从学习中来,从实践中来,人生百味,只有学会尝试学会自强才能创造所谓的“器”。
这一生,我们既要有坚固的“道心”,也要有做事的方法,要有团结大众的能力,还要给后世子孙留一些“遗产”,真正惠及子孙后代,这就是“器”。而“遗产”并非都是物质,精神上或许更难得更有价值。真正将“道”“术”“器”圆融地集合在一起,那才是了不起的人生。自己也一直在精进的路上,为自己加油!
今天学习的第二篇文章是《“黄粱一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几十年的人生,在历史的长河里,白驹过隙,在宇宙的浩渺里,更是微不足道。正因为如此,什么才值得追求,什么需要超越,我们要明明了了,不虚度年华。将近不惑之年,对于这些好像并非真的不惑,很多时候总是感觉自己长不大,也或许这和自己的职业有关。
人一生有很多的路要走,我们悲苦也好,辛苦也好,逍遥也好,都不过是一枕黄粱。黄粱一梦,我们都要梦醒,梦醒之后才能追求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人生真面目。天人一体,众生一体,这是世界的本来状态,一个真正的觉悟者,一定会搞清自己的对众生的责任,事不避难,义不避责,义无反顾,为了众生的福祉而任劳任怨。梦醒了,才能过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制作的国庆节活动新闻被教育局一领导转发,而且还专门私聊我为我点赞,并提醒我再有活动可以上报,他会帮忙邀请领导们来参加,一是支持二是学习。这一肯定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心之所向,心之所愿而已”是我毫不犹豫的回答。今天通过学习,再次想起了这件事情,感觉自己心里特别踏实。
因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不觉得累,就算是利用午休时间、课外活动时间,甚至加班到夜里十二点,我都无怨无悔。所有的这些不是为了工资,都是自己额外的付出,而且是心甘情愿的付出。想想自己的家长委员会活动,依然是自己愿意而为,并非学校布置的任务,可我做起来却如痴如醉,可能这就是一种觉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