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彩虹,没见过这么大的彩虹。朋友圈说这不是彩虹,是霓虹——彩虹外面还有一层晕。民宿老板说海上的彩虹很少见,这次却从房子背后一直伸展到湖中央,一幅巨大的七彩虹桥越过人工的房子马路、天然的山和水横亘在一切视野能触及的地方。第一晚到青海湖就给了这么大份见面礼,受宠若惊。
相比南方常见的太湖、西湖、千岛湖等等,青海湖更像一个硕大的海湾,惊涛拍岸、冲沙滚石,伴随着江鸥飞来飞去,八月份的江边早晚都冷得瑟瑟发抖。
虽然冷并且湖边的自然资源也没有好好开发,大家还是折服于湖的宽阔、高海拔加景色如画吸引了很多骑车的爱好者。租车的藏民非常客气,40块一小时放水到10块钱一小时我们一口气租了6辆,沿着专用的小道,一路骑车一路拍照。老大显然有些兴奋,一个劲带着老二骑一辆自行车,兄弟俩难得这么和谐——南方禁止这类自行车上路,也只有这里能享受到——路边不时有特别的项目,大片的油菜花、骑马、秋千、雕塑来吸引游客,项目开发比较初级,讨价空间比较大,服务属于那种收了钱就死活不管的,偶尔上个厕所也要收钱就不太舒服了。路边有卖哈密瓜的,现买现吃,甘美脆爽。发现一个真理:藏民中做圈地生意(湖边围起一块地就是他自家的)的非常难以相处,而普通藏民平易近人非常好客。
路上遇到一家四口人骑行,老爸的自行车拖了个车斗坐着小孩,说要绕湖一圈380公里。速度不快,但远远就能感到浓浓的杀气,属于那种钝刀割肉的疯狂。佩服之余,带了一瓶水快速骑行15公里(22公里/小时),享受高原直道上的爽快,慰藉被城市死死圈禁的灵魂。
第二次来还是那个问题,开车、坐车太累路途太远,而与当地人不容易沟通。青海湖还是一个半隔离的世界,正因为隔离才吸引人。
第二次来青海,虽然节奏慢了很多但还是留下诸多遗憾,没有逮到日出、绕湖没有跑个长距离、青稞酒没有好好品尝(当晚突然醉了)、诸多味道特别的菜肴一晃而过没有细品……
好就是坏,坏里面包含着好。世界就是这样,才显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