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得向您坦白,我是因为对宗教尤其是对基督教感兴趣才选的您的这个课,虽然您从一开始就强调了我们的课堂上只讲文学不谈宗教,但我觉得既然来了,从文学的角度听一听也无妨。因为我虽然对基督教感兴趣,但也只是感兴趣而已,要我真的特地跑去研习圣经我是不愿意的。以前看西方的小说每遇到出自圣经的段落总是自动忽略,不是我不想看,实在是突然来那么没头没脑的几句“圣训”是真的令人费解,这种感觉就像,我们要求一个外国人对自己脱口而出的成语会心一笑那么无厘头。所以借这个文学赏析的机会来读一读圣经对我来说是极不错的。
圣经的开篇是创世记,第一个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上帝。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对于言语创世的上帝并没有什么好感,除了一点,他在祝福人们的时候说,天地万物共生,人兽食草木。”See, I have given you every plant yielding seed that is upon the face of all the earth, and every tree with seed in its fruit; you shall have them for food. And for every beast of the earth, and to every bird of the air, and to everything that creeps on the earth, everything that has the breath of life, I have given every green plant for food.”这一点深得我心,世界和平,没有杀戮,生命是平等的。
至于第二个所谓亲力亲为的上帝么,他给我一贯的感受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自从地球上有了人这种“神造物”,上帝就受到了诸多羁绊。其实,从他造出亚当的时候起,他的操劳就开始了。人虽然参照神的形象而造却终究不是神,既是人便要食五谷,所以上帝造了个伊甸。人有七情六欲,”It’s not good that the man should be alone”,于是,上帝又造了个夏娃。这下才子佳人,看似万事圆满,这时却来了条毒蛇。其实说是毒蛇不如说是人类的好奇心,我相信,即使没有那条蛇,该被吃的禁果一个不会少。孩子做了错事怎么办呢?罚呗!将亚当和夏娃逐出伊甸,让他们从此以后面朝黄土背朝天,自食其力,也生老病死。
好容易两个孙子出生了,长大成人后来孝敬上帝他老人家,却因为上帝小小的偏爱酿成了血祸——”Cain rose up against his brother and killed him”。犯罪的该隐被流放了,人类的作恶却没有停止,直逼得上帝屡次放出狠话:”everything that I have made I will blot out from the face of the ground ! ”想想看,这和我们终日恨铁不成钢、气急败坏的父母有什么区别?忍不住火气的上帝终于发了一次大洪水,事后又用彩虹来哄着,和一时气急打重了又给我们买棒棒糖的爸爸妈妈简直如出一辙。上帝还会时不时地试验他的子女有没有把自己放在心上,比如说,”Take your son and offer him as a burnt offering”,其实就是看你舍不舍得给我买礼物、送好吃的,至于上帝口味的独特就不说了,这是很个人的事情。到了埃及,上帝的父母性体现得更明显了,他为了子民的幸福可以对埃及人连降十灾,在我看来,这绝不是一个博爱的神所为。只有护犊心切的人间父母才会不顾一切地爱某一些人,且一辈子只爱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