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好几天的小说情节,今天换换脑子,来篇随笔。
人生第一口咖啡是在小时候。有一次在一个邻居叔叔家和小朋友们玩,他家是村里少有的做生意条件好的。婶子端着一个杯子出来了,说这是好东西,让大家尝一尝。于是我们就着杯子,一人喝了一小口。现在想想,已经不记得当时的味道,只是因为当时所有人都没有喝过,就觉得特别香。
准备考研时,为了提神,买了三合一的袋装雀巢咖啡,上午下午各一包,有时晚上还来一包,但丝毫不影响睡眠,因为压力太大,消耗也快。
刚工作时,所在的江南小城开了第一家星爸爸,但囊中羞涩的我不敢去买,买一杯咖啡的二三十块可以有更大的用处。记得当时网络上有篇爆火的文章是我奋斗了多少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那里面的主人公大抵能理解我当时的窘迫。
到米国时,友人带我去吃饭。饭前服务生上了咖啡,只要两刀,还可以无限续杯,我惊呆了。因为两刀就相当于国内同等消费力的两块,我不禁感慨米国币购买力强,但如果换算成人民币,我就会心疼了。全当是在国内吃饭前喝的大麦茶吧,这样类比心理会平衡一点。
然而,美国的咖啡店给人总是来去匆匆的感觉。人们总是匆匆地来,带上一纸杯的咖啡再匆匆忙忙地离去。
有一次在欧洲出差,大冬天冷得不行,刚好看到街边有一家小咖啡店,于是就敲门进去。结果不巧他们当天不营业。但看我冷得样子,老板娘还是把机器打开给我做了一杯咖啡,温暖了那个冬日。
今年的冬天,我带着姑娘推开家门口一家咖啡店的们,扑面而来的是咖啡的香气和奶香味,空气中弥漫着香而温暖的味道,似乎还夹杂着一丝姜饼味。女儿啜了一口牛奶,在嘴巴周围留下一圈白色的痕迹。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不会再为了喝一杯咖啡而犹豫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