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经济平稳且略显沉闷的三到五年里,消费似乎成了一道遥不可及的风景线。
因此每家企业的控本增效,更像是冬日里的一阵寒风,让人不禁打了个寒颤。
京东用“毕业”一词来形容这种离别,但身临十字路口的我们却味同嚼蜡,五味杂陈。
虽然现在的我,还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成为那离别队伍中的一员,但内心的声音告诉我,如果看不到升职加薪的希望,感受不到明显的成长,环境还是如当下一样压抑让人能量消耗。那么离开,或许只是时间的问题。至于是主动还是被动,则更像是一场未知的赌博,而我们只能等待着命运的揭晓。
但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而且是被动地离开,那么我会坚定地争取属于自己的那份权益—N+13.6万。用其中2.1万还清债务,用剩下的1.5万周游列国。因为我深知,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我们需要为自己的未来打算,为自己负责。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然而我更希望的是:能在这家公司中与平台共同成长,升职加薪。
因此,我制定了以下主动策略。
1、上上策,便是在这家公司中脱颖而出,升职加薪,与公司共赴辉煌。待到35岁左右,完成那些属于我的人生大事——养爷爷奶奶的老,买下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和车子,存下一笔足以应对未来的积蓄,事上练让自己的各项能力及综合实力越来越强等等
2、上策,是在2026年3月份左右离开。用一年零5个月的时间和行动帮助自己整体能力再上一个台阶,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中策,则是在2025年6月份,劳动合同满三年之际,给自己一个全新的开始。
4、下策,则是2025年过完年,领完年终奖后,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踏上新的征程。
现在的我,正在等待盲盒的开启。不管命运揭晓的答案是什么。正如周国平老师所言“人生本就是一场旅行,最重要的不是终点,而是沿途的风景”。
我相信无论最后选择那条路,自己都不会被现实所困住,而是会持续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去应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和机遇,找到生活的幸福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