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映的《百鸟朝凤》,作为吴天明老师的遗作,又有制片人悲壮一跪为排片,掀起了不小的风波。但很遗憾,这部影片的票房,也如同片中追求的唢呐文化一样,惨淡收场。
《百鸟朝凤》讲述了德高望重的农村唢呐匠人焦三教农村娃游天鸣吹唢呐,并用热情和信仰把唢呐这门“匠活”传承下去的故事。当淳朴的民俗文化受到城市文明的冲击,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终其一生去承担的传承,就显得尤为悲壮。
影片中焦三无疑是唢呐这项民俗艺术最虔诚的追随者,用一生在热爱。从自己师父手里接过传承,又谨慎的挑选下一个,能够“把这活传承下去”的人。他是生在了唢呐最受追捧的时代,死在了唢呐开始式微的开端。
从天鸣和蓝玉卑微的拜师可以窥见,那时候的焦三,是受人敬仰的唢呐匠,唢呐更是农村不可缺少的生命活力。即使天鸣第一次用芦苇杆吸上来河水的场景中,路过村民讨论里就有了对唢呐的轻视,但唢呐仍然是农村婚丧嫁娶必不可少的。
人死了,一定要请唢呐,道德平庸者只吹两台,中等的吹四台,上等者吹八台,德高望重者才有资格吹“百鸟朝凤”。百鸟朝凤,只有德行最高的人可以享受,也只有接受传承的那一人可吹奏,享受和吹奏都是一种荣耀。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前,那个村庄的规矩,也是唢呐传承规矩。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最不缺的就是规矩,最易变的也是规矩,一个时代总有一个时代的法则。唢呐的荣耀最终还是留在了焦三的那一代,以焦三最后啼血的一曲百鸟朝凤最为终结。游天鸣接过了师父染血的唢呐,继续吹奏,却再也无法重现唢呐的荣耀。
焦三是那个把唢呐爱到骨子里的人,唢呐离口不离手,至死也要保住唢呐的气节和传承。广收徒弟,却只选一个能够承担传承责任的人。就如他说的:“我要选的这个人,不单是看他唢呐吹得多好,更要紧的是看他能不能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只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的人,他才能拼着命把这活保住传下去。”但整个影片中,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的人,也唯焦三一个。
游天鸣的传承,责任高过热爱。从一开始学唢呐,就是带着父亲的期盼和强迫,想要放弃时,又见不得父亲失望,继续求学。唢呐没落,求生困难,人人都劝着他不吹了,他总是回答一句:“我给师父发过誓的”。重情义,知责任,也是师父放弃天赋更高的蓝玉,选择他来传承的原因。看到父亲受伤涌起的热泪,打动了焦三,从那一刻起,焦三就明白天鸣的这种“心软”不会负了他往后的栽培。
在影片中,游天鸣更爱的不是唢呐,是父亲和师父。因为情义,所以苦苦维持。离开师父,自立门户,也就更迷茫。离开师父的第一次接活,是天鸣的发小长生。长生给的报酬丰厚,却全然不顾唢呐的礼仪,不行接师礼,随意打断吹奏,话里话外都是对唢呐的轻视。游天鸣第一次感受到了,唢呐在这个时代,已经开始不为人们所喜爱。
雷家初见洋乐队,众人的视线都被洋乐队吸引,游天鸣拿着唢呐抱头蹲下的场景,泄露了这个被迫的传承人的害怕。师父教授的是吹唢呐和唢呐匠的品行,却没教过怎么面对这个冲击力极强场面。
因此,师父出现了,给了游天鸣底气,与洋乐队当场斗乐。悲情之处也在于此,唢呐的激情战斗,并没有挽回众人的视线,反而惹得想看洋乐队时髦女郎演唱的人不快。柳三肆无忌惮的羞辱唢呐,惹怒了蓝玉和游天鸣,两方扭打在一起,踩断了唢呐,也践踏了焦三对唢呐的虔诚信仰。
师兄们的相继离开,最受打击的其实不是天鸣,是焦三。因为真的爱,所以也真的恨为生活而放弃。焦三带着天鸣去找二师兄的场景,无一句台词,但却有声胜无声。没有歇斯底里的怒骂,只有无声的对峙。焦三撒了二师兄收拾好的衣服,二师兄跪在地上捡回来,目光闪躲后又坚定的要拿回口袋,就已经表明了立场,一切尽在不言中。
百鸟朝凤,没有好的德行,在唢呐匠那儿求都求不来的曲子,成了焦三的谢幕演出。强弩之末,吹出的是啼血哀鸣,送走了品德高尚的人,也送走了唢呐曾经的荣耀。
焦三最后成了旱死的麦苗,再大的雨水也缓不过来了。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演奏邀请,给了师父最后的希望。只盼天鸣把师兄们都找回来,给他们吹一曲。但终究,二师兄断了指,这辈子也吹不了唢呐,三师兄在石棉瓦厂得了病,曾经风光的焦家班再难齐聚。甚至在都市里,唢呐已经成了乞讨的技艺。
爱的人爱到了骨子里,不爱的人即使泣血也难以驻足。像极了现实中这部片子的票房,即使制片人诉说着情怀,对着镜头下跪,也没能求到更多的人来看。
爱的人指责不爱的人,怎么能不爱?不爱的人厌恶爱的人,怎么能强迫我爱?谁有错呢?谁都没错,各自有各自的立场。世间之事本就是如此,过眼云烟繁多,也只有真的热爱的人,能一辈子守着,奉为信仰。
但又能指责不爱的人什么呢?传承终究还是要靠爱到骨子里的人继续下去的,匠心不是人人都有。人们只是做了自己舒坦的选择,对这个世界好奇,对新鲜事物追捧。真正悲哀的其实只是,唢呐一响,百鸟为王的时代过去了,失去了荣耀和尊崇,要想传承下去,就更考验传承人是不是真的爱。
真的爱,别人爱不爱,都要传承。真的不爱,别人爱惨了,也无动于衷。因此,在我看来,《百鸟朝凤》所追求的传承,应该是真的热爱到为其终身奉献的人,而不是所有人都去爱。大众不爱不是悲凉,没有人热爱一生才是悲凉。大众今天可以爱唢呐,明天也可以爱洋乐队,后天更能爱别的什么新鲜的玩意儿。只爱唢呐的人,今天,明天,后天,都只爱唢呐,就像焦三一样。把唢呐吹给自己听,而不是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