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阅读了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的《小蜗牛》。最先感动我的是蜗牛妈妈对小蜗牛那种母亲对孩子特有的的慈爱。当春天到来的时候,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玩,告诉他小树发芽了。但是由于小蜗牛太慢了,并没有看到发芽而是看到了叶子,同时也发现地上有许多草莓。于是妈妈让他去摘草莓,同样小蜗牛依然没有摘到草莓,但发现了蘑菇。就这样蜗牛还是太慢没有采到蘑菇,最终妈妈说你就待在家里过冬吧。尽管小蜗牛几次出去都没有收获,妈妈每一次都没有生气。通过阅读文本,我能够感受到妈妈心平气和的语气和对小蜗牛慈祥的态度。
合住课本,我不仅深思:我们当老师的,为什么不能向蜗牛妈妈学习呢?孩子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哪怕三次也不行,干脆让他陪在自己身边,做个乖孩子也可以呀!为什么我们非得让蜗牛变成兔子?
再看看蜗牛,难道他真的没有收获吗?每一次出去他都发现了世界的变化,尽管错过了妈妈交待的任务,但是却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收获。其中的快乐,也许只有蜗牛自己知道吧!
带着自己的理解,我翻阅了教参,想看看教参上是怎么说的。没想到,教参对这种情感性的体验几乎没有提到,只是说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和它慈爱的妈妈,文中强调的是第二、三、四自然段结构相同,小蜗牛的动作和蜗牛妈妈的语言不断反复。有利于学生习得语言,发展思维。教学目标中提到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可见,我们的课堂真的在转变,这样的目标呈现和设定紧紧扣住“语文课”这一特点进行,体现了课标精神。我们的教学思想的确应该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