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生活的一些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
这首由车行填词,戚建波作曲,陈红在1999年春晚演唱的《常回家看看》,一经唱出,便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唱红了。
《常回家看看》的歌词朴实简练又易懂,表达了大多数父母思念子女,以及游子们思念家乡、思念父母的感情,呼吁大家关照父母、常回家看看父母。
这首歌真是唱出了天下父母和游子的心声啊,所以,一经唱出,便经久不衰。
是啊,父母在,家就在;父母在,别远游!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是何其幸运,虽已年过半百,但父母健在,生活可以自理。
有个从小父母双亡的朋友曾经跟我说过:"最羡慕那些五六十岁还有爸爸妈妈叫的人了,享受父母的慈爱,是人生最幸福的事。哪怕自己做错了,被父母揍一顿,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之切、恨之切。“
父母已年迈,做儿女的应该多回家去看看;父母在外地打工,儿女在家读书,做父母的也要回家去看看。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哪个游子没有呢?
可是今年过年有些特别,因为受疫情的影响,各级部门均发出号召:为了掐断疫情的传播链,减少人口流动,希望在外地工作的人们就地过年。
中国的春节,举世闻名;中国的春运,世界震撼。春节前15天,节后25天,是中国的春运时间,几十亿人次的人口大流动,令老外们惊掉下巴。
2020年新冠肺炎的暴发,与正值春运,人口流动密度大,有很大的关系。虽然现在我国的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如果不控制一下这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让高风险地区的人员自由流动,辛辛苦苦才取得的抗疫成果,就会被破坏,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于是,“就地过年"这个口号便传到了每个身在异乡工作的游子的耳中。
国家提出"就地过年“,并没有强制要求人们一定要就地过年。对于那些身在外地,当地疫情风险较低,而家乡没有疫情影响的游子,回家过年是可以的,自己在回家途中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就行。
而那些家乡有疫情影响的游子,或者工作地在有疫情影响的地方的人们,就不必加入春运大军,以免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
中国人对回家过年的情结,老外们是无法理解的,中国人的牺牲精神,更是让世界人民称道的。
为了响应上级"就地过年"的号召,今年有许多在外地工作的游子不能回家过年。看不到日思夜想的父母,还有日夜牵挂的儿女,这是令就地过年的游子最煎熬的;而老人见不到久离家中的儿女,孩子见不到久盼不见的父母,更是让人揪心的。
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呢?好在各地各部门都出台了许许多多的关怀政策。就地过年的游子可以享受更多的福利,可以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而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孩子,有社区干部、志愿者的义务照顾和关怀。亲人间的想念之情,可以通过视频通话,减少思念亲人之苦。
为了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可是很想吃一口家乡的味道,怎么办呢?别着急,中国的快递物流,是全世界最先进的。过年前这段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家乡的味道,还有老父母对儿女的一缕缕的思念,通过快递小哥之手,送到了每一位游子的手中。收到来自父母亲自制作的家乡的味道,多少游子都是泣泪交加啊!
这真是“今年春节不回家,家的味道不缺席"呀!
129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