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不焦虑的人吗?前几天和老公讨论这个问题,他的答案是没有,那些调节情绪、调整心态的方法在他看来要么是逃避要么是阿Q,对他的观点我并不认同,观察我俩的生活方式,有一个很大的区别:他做什么事都目的性很强,评判标准单一,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实现目标、缓解焦虑。而我在焦虑中通过看书学习,已经开始去做一些需要闲情逸致的事。比如对女儿做手工、看课外书等,我是积极支持的,他会觉得这有什么用,有这时间为什么不背背单词、做做数学题?只做“有用”的事,常常会让人越来越焦虑,“有用”之余,养点花、用心做道菜、读一本书,会让心静下来,让精神更丰满!
这个春天,我买了营养土、几种花的种子,和女儿一起播种,每天浇水,观察种子多久能发芽,看到小苗破土一起欢呼,猜测这长大了会是哪种植物呢?小芽陆陆续续都钻了出来,有的用了5天,有的用了15天,还有一些种子可能永远也不会发芽了。而先破土的小苗并不是长得最大的,有几棵后来居上,很快超过了它。突然觉得这些种子就像一个个孩子,每颗生长周期都不一样,破土最早的不一定长得最大,发芽周期长的也不一定长得慢,最后谁先开花结果也还未可知。有了这样的感悟,再面对孩子就能多一分耐心,不再让那些“别人家的孩子”带来的焦虑主宰自己的情绪!
以前一直号称爱做饭、爱做家务,一到周末就开心地忙活,但是自从辞职回家,每天做饭,爱终于变成了伤害,一到做饭我就烦躁,一年四季、翻来覆去都是那些菜,感觉我的时间都浪费在每天买菜、做饭、收拾厨房上了。有一天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说厨房决定了一个家的温度,妈妈做的带着爱心的饭菜是最好的食物,想到家人每天吃的饭菜都带着我的抱怨和烦躁,惭愧不已。《正面的奇迹》说焦虑都是对过去的悔恨和对未来的恐惧,活在当下是应对焦虑最好的方法。如何活在当下?关注于正在做的事,洗碗就好好感受水冲着碗,手摸到碗越来越干净。对我来说,做饭这件事是必须要做的,那是选择烦恼着做还是开心着做呢?答案显而易见。既然觉得菜品单一,那能不能学一些新菜来改善呢?当我选择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的时候,每天用在做饭上的几个小时不再是煎熬,很多事都难在想象中,真正去做的时候并不难,尝试的新菜获得了老公和女儿的好评,这也给了我更多动力。
提到生活品质,很多人会觉得越有钱生活品质越高,其实对现代人来说,物质能带来的幸福感已经越来越低,精神的愉悦才是生活品质的体现。活在当下,做一些需要闲情逸致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