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多岁到三十岁的阶段,我开始感受到时间的匆忙。
这种匆忙感,就像一种习惯,慢慢侵入进我的生活,在自己没有察觉的时候悄悄发生。
等到一天过去,一个月过去,一个春天过去,甚至一年过去,
我才想起回头看看,然后突然感叹道:哦,时间过的真快啊。
我发觉这种感受很难产生于青少年时期,那时候我们会极度沉溺在时间的变化中恣意生长,而不会选择回头看。
这种通过亲历而验证的事实,比写在纸上的文字或者过来人的总结发言更能说服自己。
比起脸上开始留下因熬夜而不可逆的黑眼圈或者皱纹,时间具化的数字跳动才是惊心动魄的倒计时过程。
尤其是我们习惯将自我和手机绑定在一起后,时间在每个人那里都变成了一种极易得到的反馈。这加快了时间奔跑的速度。
一天有限的分秒中,大家总会随手打开社交软件,或者看一下新闻,查一些东西,时间就蜷缩在手机屏幕的右上角,等着我们不时去瞟上一眼。
我们是移动数字时代的键儿,我们一定程度上可以抛弃挂钟和手表,我们也始终学不会和时间赛跑,甚至更易掉进时间的漩涡中,不知该如何挣扎。
我们爱上碎片化的东西,一个短视频,一个短音频,一个短故事,在看得见的几分钟后,我们得到的是看不见的消逝。
我们的注意力被急速更新的新闻事件掳走,随手评论几句,随口感叹几句,然后继续手边的事情,等待下一个新闻来掠夺我们的双眼。
我们学会了仪式感,将原本50分钟的就餐时间,缩短为10分钟的餐前拍照,20分钟的吃饭和20分钟的边看手机边聊天。
我们学会了自我欺骗,花上更多的精力去睁大自己的双眼,磨平脸上的细斑,拉伸腿部的长度,一次次按下快门和保存键。
时间在无数有意义和没意义的事情中快速飘过。
一场场婚礼上演,一场场哀悼鸣响,一声声啼哭传出产房,我们感受生,感受死,感受折磨和痛哭,最后落下满地的肥肉和不可曾想的嘴脸。
这些有意义的事,并没有拉长了我们的时间长度,只是裂开了时间的深度,我们会记住那些深度,一眼就代表一年。
我敬畏闹钟,不管它是躺在桌子上,还是藏在手机里,我敬畏它有明确的时间刻度,敬畏它清楚自己的来路和去处,敬畏它的坚持,敬畏它所表达的一切品质。
我也憎恶它,憎恶它明明白白地提醒我时间的更新淘汰,用倒计时的方式敲响头顶的大门。先是瞥上一眼,然后是瞥上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