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生而言,吃饭是除了上课以外的头等大事。可是,除了少部分大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富裕以外,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费比较拮据,不可能经常去外面下馆子,所以学生食堂成了大家吃饭的首选地方。
由于在校大学生人数较多,大学里一般都有不止一个食堂。延安大学校本部就有三个学生食堂——男生宿舍这边的“男餐”、学生大礼堂那边的“女餐”和研究生公寓那边的“时尚餐厅”。由于研究生餐厅距离我们比较远,女生餐厅的饭菜口味偏淡,所以我们多数时候在男餐吃饭。
男餐虽然在男生宿舍这边,而且每次过来要经过一座学府桥,但是由于这边的饭菜味道正宗、花样繁多,所以很多女生也经常过来吃饭。
男餐的一楼主要是馒头、包子、稀饭、煎饼、米饭、面条、烩菜等主食,二楼的花样就比较多了,有臊子面、水饺、陕南锅巴饭、麻辣香锅、多味炒米饭、花式点心、羊肉泡馍、华莱士快餐、时尚奶茶饮品等,可谓应有尽有。我们经常去二楼吃饭,而且几乎每顿换一个花样,觉得这样的生活还非常有趣呢。
食堂里一到中午十二点就热闹非凡,那场面完全不亚于大型商品交流会。饥肠辘辘的大学生们一涌进食堂,各个食品窗口的工作人员就扯开嗓门招揽食客了。东边一嗓子,西边一嗓子,直听得人快要捂住耳朵了。
食堂里不光是吃饭的地方,还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呢。
食堂里的打菜员,不论男女,仿佛都是经过“特殊培训”的,因为他们都会一样特殊技能——给学生打菜的时候手不停地“发抖”。你可别小看这一抖,这一抖有两个作用:第一,可以把那仅有的一两块肉肉抖掉;第二,一勺菜抖完就差不多只剩下多半勺了。据说曾经有个人胳膊僵硬,打菜的时候手不会发抖,才上班一个礼拜就被食堂的负责人给辞退了呢。
我们班有个男同学,内蒙古人,爱吃肉,他每次都去米饭炒菜窗口买土豆烧牛肉。那菜名字叫土豆烧牛肉,其实牛肉特别少,几乎吃不到。去的次数多了,那个打菜的师傅很尴尬地对他说:“这位同学,以后你直接说买一份烧土豆吧。你老说土豆烧牛肉,搞得我们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在食堂里也经常发生落东西的事情。中午放学,许多同学都是夹着书本直接去食堂里吃饭的。排队买饭的时候,为了图方便,大家经常会把书本放在餐桌上或者座椅上。有的同学粗心大意,吃完饭就把桌椅上的书本给忘了。这个时候,有热心的同学看到了就会把被遗忘的书本拿起来,小跑几步追上对方,然后递给人家。落东西的同学一看,赶紧道谢,这下又认识了新同学。这些新认识的同学虽然绝大部分后面没了交往,但是也有少部分人成了好朋友的,甚至还有谈起恋爱的呢。食堂真是个好地方。
食堂里充满了烟火的气息,充满了欢声笑语,也留下了我们单纯而美好的回忆。时隔好几年,再回想起来,仿佛又闻到了那迷人的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