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诗的国度。如果把中国的灿烂文化比喻为汪洋恣肆的江河,那诗歌无疑就是江河的源头。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宋词再到元曲……诗歌如璀璨的群星照耀中国文化的天空,又如甘甜的乳汁滋润华夏子孙的灵魂。
近年来,各学段都加大了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经典诗歌的诵读与鉴赏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在各级各类的考试试题中。不少人对古典诗歌的诵读与鉴赏存在严重的误解,以为这是中考高考才面对的问题,忽视了这一块的积累沉淀和引导——其实这才是真正打底子的大事儿。我们都知道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不光速度慢而且耗时长,想临上花轿现扎耳朵眼的考前突击几乎不解决任何问题。即使仅从应考角度考虑,诗歌鉴赏的底子应该从儿童抓起。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撇嘴,儿童懂什么鉴赏,简直耸人听闻。
这说明你不懂鉴赏这个词儿。从识字前的“口耳相传”到初识字的“绘本共读”甚至到小学高年级的分级背诵,这里面虽然没提鉴赏这个字眼却始终播撒鉴赏的种子。本能的直觉、个性的审美偏好和模糊的分辨能力孩子们是有的,大量诗词的朗读与背诵不过是给这些能力提供了舞台而已。
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以及文化积淀的严重不足,再加上平时缺少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指导和规范训练,导致学生在处理这类题目时,考场失分也就相当严重。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中,“送别诗”是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题材。尤其在唐人诗歌当中,“吟别”“赠别”更是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在这些“送别诗”中,虽然题材是相同的,但它们所反映出来的人生态度、情感趋向、审美意趣却大不相同。笔者试图通过此文引导大家体会一下古人在送别诗中所传达出来的真挚感情,粗略领会不同风格诗人的审美趣味,同时也想借此文传递一些鉴赏古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第一类:别情依依,感情缠绵忧伤,动人心魄
在这一类中,又可以分为两种风格,先来看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让我们以此诗为例,感受一下古人“送别”的最常见的感情吧。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这首诗是写在杜十四科举失意之后,科举落第对于读书人来说,当然是沉重的打击,此时杜十四远去东吴,心情之抑郁是不难想见的。作为朋友的孟浩然在别离之际,既要对远行的朋友宽解和安慰,给朋友忧伤的内心送来温暖和支持;又自然流露出好友远去的不舍与伤感。
此诗前三句重在写景,但这景不单单是自然之景、客观之景,而是隐含着诗人浓烈的主观之情被诗人精心选择的景,借用王国维的名言叫“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在学习和鉴赏古代诗歌时,一定要学会“从景入手”——写了哪些景?所写景物有什么样的特点?作者为什么会选择这些景物入诗?带着这些问题思考,围绕着诗歌“表情”的主题,会帮助着我们引导着我们走进诗歌,穿透文字表面,领略诗人的感情。比如在本诗中,“正渺茫”的“春江”,江水上涨,波涛汹涌,那么诗人是想表达一种喜“君去”能得航行之便呢,还是想表达一种恨“君去”何其之速呢?景中含情,令人回味无穷;“日暮”黄昏,让人不禁联想起“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还有那不知“何处泊”的“征帆”,无一景中不含情,而能够准确把握这些景,就能引导我们准确把握诗中情。
有了前三句的景物蓄势,诗的最后一句中几乎是直抒胸臆了,如果说前面三句寓于景的感情是幽微的含蓄的,但最后一句“天涯一望断人肠”所抒发的依依不舍、关切与挂念、担忧与祝福则用“断人肠”豁然而立了。
这一种诗歌,我可以用“景蓄势,情豁立”来概括,它的具体特点是景中有情,感情表达明确而强烈。
再来看李白的名作《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之所以举这首诗为例,首先是诗中虽有“别情”,但这情绪不完全是缠绵与忧伤,这首诗的感情是明快的,是在不舍之中融着轻松的诗意的离别;其次,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景情交融,以景结情”。什么叫“以景结情”呢?很多同学一直到了高三毕业也没弄清这个概念——不明白概念的内涵,当然就很难准确地使用这个概念解决具体的问题。“结”可以理解为诗歌的结束,又可以理解为感情的总结。以景结情的意思就是说在诗歌的末尾,诗人不言“情”于文字,却以“景”描写收束全诗,但在诗人精心选择的景物描写之中却隐含着诗人浓烈的感情,细品景物描写,诗人的感情就洋溢在笔端了,比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是也。回到本诗上来,老友在黄鹤楼把酒言欢,楼头话别之后,孟浩然就登舟启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朋友已经挥手告别了,已经登船而去了,船已经渐渐地远了,远了,直到再也看不见了,可诗人还在江边呆呆地望着——多么不舍!感情何其浓烈!行人渐远,而送行的人依然伫立江边。孤帆渐渐地消失于白云碧水之间了,这时只有一江汹涌的波浪,奔向碧空尽处,仿佛是去追赶行人——那汩汩滔滔汹涌澎湃的恐怕不仅仅是江水,还包含着诗人李白满腔的不舍、向往与祝福吧?李白很巧妙地表达了这种送别后的感情,像用电影的特写镜头照住帆影,逐渐前移。到水天交接处,帆影没有了,于是长江浩浩荡荡流向天外。这时候,观众和送行者会一样把感情寄托在流水之中,而整个画幅的苍茫空阔的感觉,自然又要袭上心头。这样写景见情,寓情于景,做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使人读了以后,产生无穷的余韵。
纵观此诗,自始至终未见一个情字,然读罢此诗,诗歌的感情却又是那样的鲜明和浓烈,这大概就是高手的高明之所在吧。
第二类:坦然面对分别,豪迈超脱,乐观阳刚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代许多“送别诗”,难逃“黯然销魂”情感之苑囿,但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却一反别离的愁怨,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抒写送好友上任的情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此诗最大的亮点是诗人对待分别的豁达与豪放。有“别情”但不伤于离别之悲,好男儿志在四方,你我都是“宦游”之人,人在官场不自由——上任、调离,分别实在是平常之极的事,又何必徒伤别离!这既是对好友的宽慰,也是对自己的宽慰,而在这宽慰之中遮掩不住诗人豪放的心胸,这是“少年心事当拿云”的大丈夫的心胸!没有传统送别中的哭哭涕涕卿卿我我,没有那种让人心酸的缠绵与感伤,相反诗人注入了“送别诗”新的元素——乐观的豪放的元素,阳刚的达观的元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我们彼此心中着对方,即使远隔千里,我们的心却紧帖在一起。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在意一时的分别,又何必伤感空间的距离——时间消磨掉的是岁月但不包括真诚的友谊,空间隔绝的是形体却不是彼此的思念,千山万水,天涯海角,我们的心总会紧紧地贴在一起,我们对彼此的祝福永远响在耳畔……王勃用他天才的笔,在诗歌的天空写下了男人“送别”的最强音。
第三类:借“送别”之名,抒怀咏志
这类诗歌堪称另类,所以为数不多,我能清楚地记得的,只有骆宾王的一首《于易水送人一绝》。
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首联直入史实,用燕太子丹高渐离等送荆轲前去刺秦的故事,着一“别”字,却没丝毫的普通人送别的缠绵凄恻,“壮士发冲冠”,让人不禁内心涌激越悲壮之情,眼前似乎浮现“士皆瞋目,发尽上冲冠”令人热血沸腾之画面,耳畔回荡“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令魂魄震撼之歌声!“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首诗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诗尾的“寒”字,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寒”字,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因意构象,用象显意。 “今日水犹寒”中的“寒”字,正是这种移情作用的物质符号,这是此诗创作最为成功之处。这首诗题为送别,可又没有交待所别之人和所别之事,全诗纯为咏史抒怀之作。但吟诵全诗,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壮别场景如在眼前。因为所咏的历史本身就是壮别,这同诗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别均为易水河岸,在地点上也是相同的。易水跨越古今,诗歌超越了时空,全诗融为一体。一古,一今,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同时交待,最后统一在“今日水犹寒”的“寒”字上,诗的构思是极为巧妙的。
这首诗题为“送人”,但它并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也没有告诉读者送的是何许人。联系骆宾王的人生经历,我们不妨把此诗理解为吟别仅仅为其“表”,抒发个人心中抱负,借古之史实,隐微吐泄个人内心的激愤与不平,方为其“实”。
以上仅是笔者的一孔之见,粗浅难入方家之眼,权充引玉之砖,与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