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长河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两难的抉择,每一次选择都像是在人生的岔路口徘徊,而今天我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让我内心纠结不已的时刻。
自从去年八月底,单位新建了装置,工作地点离家一下子远了12公里。从前骑电动车就能轻松上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如今只能和几个家住得近的同事拼车。起初,大家一起搭车,路上聊聊天,倒也增添了几分上班的乐趣。
可是,从年前十二月开始,一位小同事加入了我们的拼车队伍。我的车是5人座,多载一人还勉强可以,可另一位同事的车是小型电动汽车,原本坐3个人正合适,带上小同事后,每次坐4个人,车子明显超负荷运转。尽管如此,大家都是一个班的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谁也不好意思开口说不带她。
小同事年前信誓旦旦地说要买个二手车,我们满心期待着她能早日实现,这样拼车的压力就能减轻一些。然而,新的一年都已经开始了,她买车的事却毫无动静。偏偏在这个时候,公司接连发生了几起交通事故,部门领导郑重其事地要求我们不要一车拉太多人,毕竟开车时大家聊得太投入,确实容易分散注意力,增加事故风险。
今天早上一上车,我深吸一口气,还是决定把情况和小同事说明白。小同事听后,无奈地表示她妈妈不想给她买车了,她妈妈把钱看得特别重。听到她这么说,我们虽然心里有些无奈,但还是委婉地表达了不想再继续带她的意思。
下午,小同事没有再坐我们的车,而是自己骑着电动车来上班了。看到她略显单薄的身影,我的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难受。我不禁问自己,这样做真的对吗?我们是为了安全考虑,也是为了避免同事的车过度损耗,从道理上来说,似乎并没有错。可是,小同事以后每天都要独自骑车往返,风里来雨里去,想想又觉得有些不忍。
或许,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各种权衡和无奈。我们不能总是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但也不能毫无原则地迁就他人。这次的经历让我明白,在面对两难抉择时,我们只能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做出自认为最恰当的选择,哪怕这个选择会带来一时的痛苦和纠结。只是希望时间能慢慢淡化这份尴尬,让我和小同事之间的关系还能像从前一样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