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部队》首播收官,剧中太多值得细品和讨论的情节。随着剧情的推进,不止一次看到评论说感觉顾一野像是真实存在的,看剧时我也常有似曾相识之感。
仔细琢磨之下,撇开军旅背景,顾一野的一生,跟我们普通人的经历,其实是有一些共通之处在的。
不,准确地说,是顾一野的前半生。
因为绝大多数的我们,最后都没能像顾一野一样走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壹
刚进入军队的顾一野,就像刚进入社会的我们。怀揣一个宏伟的目标,相信自己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准备,有能力更有满腔激情,相信广阔天地自己一定会大有作为。
顾一野第一次越级去见郑源师长,说自己应该去夜老虎连而不是在渣子九连,当场得罪了七二〇团的领导。当时的他其实也并不在乎。就像初入职场的我们想抓住每个机会期待领导看到自己“出众”的实力,委以重任。得罪人有什么关系?毕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优秀者被人妒忌是理所应当,被排挤被孤立甚至被舍弃,正是成为赢家的必经之路,待成功之日,英雄身上的伤疤都是勋章。一腔热血一身孤勇,只管往前冲吧!
而就像顾一野没能去夜老虎连,我们也没有得到“重用”。社会教给我们的第一课,大概就是,作为组织里的新人,要懂得“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的道理。
贰
顾一野成长的一个重大节点,是老班长的牺牲。
当然,我们的成长不一定都这么沉重。但应该也总有那么一个人或者一个契机,让我们领悟到,原来自己没有自以为的那么无坚不摧。原来通向成功的道路上,要付出的代价会超出我们的预想。原来有些获得或放弃有着生命无法承受的重量。甚至沉重到人生的轨迹也被生生调转了方向。
成长的路被轰出了分岔。更要命的是,它并没有留给我们太多选择的时间和空间。
或许我们是被某种本能推着往前。特别是在这种来不及细想和权衡的选择面前。
而本能又是什么?
从小受到的教育,时间和环境对我们的塑造,初心,三观。
来到这里,我们开始逐渐走上不同的分岔路。而有的分岔,可能已经不再朝向最初的梦想。
叁
一直坚定把自己“锻造成钢”的顾一野,不敢行差踏错半步的顾一野,早已明白“牛羊成群,猛兽独行”的顾一野,坚信“做正确的事而不是好看的事”的顾一野,在黄天威受伤的事故中,也终于用了他并不赞成的颠覆决绝的方式,为他的兵争一个公道。
虽说一切伟大的著作都有令人生厌的章节,但身在故事中的我们,并没有上帝视角,这令人生厌的章节,同样也令人生倦。我想,顾一野在提交转业报告的时候,也是心有倦意的吧。
作为顾一野对照的陆平凡,从进入七二〇团那天,就被一个“学生官”的称呼明晃晃地对立起来,十几年的时间,他身在七二〇团,却从未被真正接受。“红箭演习”终于让他一展才能,也成了他被彻底踢出权利中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坚持了很多年的陆平凡,终于被调到陆军学院,一去不返。
有时候我反而觉得,或许能在陆军学院继续追逐自己的强军梦的陆平凡,才是我们大多数人最好的结局吧。理想终归要和现实相遇,预设被现实不断修改,不能留在前线的陆平凡,仍然可以在陆军学院实现某种程度的自我完成。
谁说只有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呢?
可怜的是既没有预设又不够坚定的我们。
人到中年万事休。
我们绝大多数人追逐梦想的脚步甚至人生的意义,可能就止步于此了。
肆
转业事件之后的顾一野,让我想起之前曾看过的一本书——《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为父丁忧三年被皇帝重新召回的曾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似乎背弃了他曾经的原则。
就像后来的顾一野,做的一些事情让观众看起来很不”顾一野“,尤其是在湛蓝行动中,让江南征上岛,和高粱肉搏,实在不像冷静自持的顾一野惯常的做法。
我的理解是,跟曾国藩一样,加诸他们身上的岁月和环境,最终促成了他们选择”和光同尘"。
但他们的底线和核心,仍然是”能够做事“。
或许,这是“英雄”和“赢家“走的不同道路。
牛羊成群,猛兽独行。
因为那本就是一条少有人能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