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时力学习日志】
本训练营:时间记录营
今日主题:3-2交通or学习
学习日期:2020年4月8日
1.[知识]我在课程中的收获:
1.1 回顾
(1)@常乐
将用餐和做饭分别设置为小类
崔律补充:建议把做饭和吃饭分开来记。
一方面做饭用时比较长,一般都会超过半小时;
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统计分析,进一步优化
原则是:在记录初期,对于有优化空间的事情单独记录,当不再有优化空间时,习惯已养成再合并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勇于面对被自己浪费掉的时间
将亲子陪伴作为大类
崔律的课程是一条线串到底的,前面的课程可以再去回听了解一下
(2)@优美
回听了过去省时小妙招的课程
崔律提醒VIP可以无限畅听全部课程
1.2 新知
(1)经典问题:在上班路上听课,这段时间是进入交通还是学习呢?
之前调查的三种答案:①交通,②学习,③交通+学习,同时计入两个类别
(2)通过其他常见场景捋一捋:
①用餐时看剧,用餐?娱乐? 用餐
②约朋友吃饭,用餐?朋友? 朋友
思考:这段时间做了哪些事情?重心在哪里?效果怎么样?
(3)经典问题分析
交通+学习,同时记住两个类别,首先被否定,因为我们的记录原则是一次只记录一件事,当开启一项新任务时,停止上一个任务
学习,当学习效果非常好的时候,进入该类别,比如交通时有座位可以全情投入时。
柳翁的例子,柳翁坐电车时看的不是一种树,有两三种会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比如较拥挤的时候是看小册子,针对这种情况多以以轻松休闲为主,就不要记到学习类别中
交通,大部分情况计入该类别
其他情况,根据学习效果,也可以记作交通20分钟,学习30分钟,共计50分钟
(4)背后思考:
明明学习效果一般,为什么想进入学习?
①感觉每天学习了很长时间,貌似很努力的样子,是一种自我安慰
②题目是上班路上听课,要注意听课≠学习,以精时力为例,学习等于听课+思考+实践
所以不能只看学习花了多少时间,还要看效果如何
崔律的应用:交通时间用于思考。一方面交通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佳,另一方面思考不是在书桌前完成的。
PS:自己的思考会在做饭的时候,打扫卫生的时候,小睡的时候,这些时间往往会产生很多的灵感
2.[检视]我遇到的“同时做多件事”的情形:
(1)做饭的时候,有时会看剧有时会看比较轻松的学习类的视频,均计入做饭类别中
(2)吃饭的时候和家人聊天,会记作用餐类别
(3)以前在上班路上听课,会计入交通类别
3.[检视]对上述情形,我的记录方法:
4.[行动]我今天的刻意实践(只记一件事):
(1)以前记录都是按照效果,只记录主任务一件事,所以并没有想到很特别的只记录一件事的任务
(2)新增了做饭的小类,以前将做饭放入到家务中,通过备注的方式进行记录的,为了方便统计,设置成了小类
(3)关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今天在吃完饭,边等娃吃完边刷手机的过程,把记录切换到了“手机”小类,以往都会算作用餐时间,导致自己刷手机以及浪费时间的类别很少记录,这也算作一种逃避吧
5.[思考]我的疑问:
6.[学霸题]为什么禁止同时计入2个类别?
每个人的一天只有24个小时,如果一件事同时记录两个类别,总时长会超过24小时,这样不利于时间的统计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