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金钱心理学》第8章到第11章,边读边感叹,作为普通打工人,我们真的要好好存钱。
1.存钱并不需要一个特别的理由
很多人之所以存钱,都是因为有一个具体的目标。
比如,还车贷房贷,赡养老人,想要提早退休,或者为以后退休存够退休金等。
但是《金钱心理学》这本书却说,存钱并不需要一个特别的理由。
里面有一段这样的话:
“当你不是为了购买特定目标而存钱时,你就会有更多的选择和自由。你有底气一直持币等待,也可以随时将这笔钱投入使用。
你的存款会让你拥有充足的考虑时间,让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随时改变方向。”
这句话让我想起报写作班而结识的一位导师。
她是自媒体写作者。很多年前,一边上班一边写文,写出了很多爆款文,也出了书。
那时候,网络上开始流行“辞职做自由职业者”的风潮。
我这位导师也很想辞职,但是又害怕其中的不稳定因素。
后来她想通了,既然不好选择,那就继续过现在的生活吧,把钱包赚得鼓鼓的,到时候说不定就有答案了。
两年后,我的这个导师买了房子,还存下了几十万。她终于辞了职,专心做自媒体了。
回头看,我终于理解了书里的话,有了一定存款,你才有更多选择,选择A或者B都可以,选错了大不了重新再选。
2.财富是你看不见的那些东西
作者在2005年在洛杉矶做泊车员时,认识一位叫罗杰的富豪,这个人和作者年龄相信,进出车场总是开着一辆保时捷。
在外人看来,这个家伙肯定很有钱,我们总是通过外表对一个人做出整体评价。
直到有一天,罗杰开着一辆破旧的本田出现,引起了作者的好奇。
“你的保时捷呢?”作者问。
因为还不起车贷,他的保时捷被收回了。
所以,开豪车的不一定是真正的富人。
作者说,
“财富是由你没有去购买的豪车、钻石、手表、服装和没有升级到的头等舱座位体现的。
财富是由未被转化为实物的金融资产体现的”。
原来,那些看得见的财富,并不都是真正的富有。多少人,只是表面光鲜亮丽,背后却要为自己做出的选择背负巨大的压力。
我有一个亲戚,四十多岁突然想买别墅,掏空家里所有积蓄付了首付,买了郊区的别墅。
现在房贷每个月一万,夫妻俩工资不够付,又请父母帮忙一起还,最近听说他还想把唯一的车子卖了减轻负担。
在别人眼里,他可是住着百万别墅的“有钱人”呀!
投资家比尔•曼写过,“让自己感到富有的最佳方式,莫过于把大笔钱花在那些真正美好的东西上”。
在他的这句话后面,我还想加一句,还有那些真正值得投资,让你升值的事物上。
我办公室有一个小领导,每天穿衣打扮都很朴素,完全没人觉得她是有钱人。
直到她退休,别人聊起她,我才知道她一直有存钱的习惯,而且很早就拿着存款在其他城市布局买房,股市里长期放着100多万。
存钱吧,真正的有钱人确实不仅仅是只穿戴香奈儿的那一族。
3.存钱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获得时间自由
听过一个段子,说中年人是最不敢辞职的,你可以指着他的鼻子狠狠的骂他!
因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车贷房贷。
作者在这里说,存钱最大的好处,是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一起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而且可以想做多久就做多久。
又涨见识了。
拥有对生活的掌控感,其实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为什么我们会在工作很累、压力很大的时候,有强烈的购物欲?
这种状态意味着我们失去了对生活的控制,而购物仿佛可以让我们找回一点控制的感觉。
但这只是错觉。
因为付完账单后,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努力工作,这将失去更多对生活的掌控感。
而存钱,可以给我们不一样的感觉。
我们大可辞掉不喜欢,压力大的工作,找一个事少钱少离家近,而幸福指数却更高的工作(工作狂除外)。
所以,趁着我们还有奋斗的资本,好好地,努力地给自己存上一笔钱。
可以大声告诉自己,去做你想做的任何事。
谈什么理想和志向,按自己的意愿,有更多的自由过一生才算圆满。
这些不是一件华丽的衣服,一个奢侈品能够帮你实现的。
而是你银行卡里日积月累的数字,以及你一次次抵制外在物欲可以帮你达成的!
时间自由是财富带给我们的最大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