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985高材生辞去公务员卖猪肉火遍全网,光知乎就有300多万浏览。
不管是心理咨询师,还是程序员,亦或是人事、律师,大家纷纷对此事发表一番见解。
虽然事情早已过了热乎劲,但小千还是想凑个热闹,聊一聊这个曾经很火的新闻。
其人其事
首先介绍下主人公廖立峰的传奇经历:
10年高考没过一本线,复读后考上吉大法学院;
15年本科毕业,被银行录用;
16年从银行辞职创业,创业失败后成功考上公务员;
20年初因投资朋友公司和酒店公寓失败,欠债200多万;公务员每个月只有3000多的工资,不够还每月2万的贷款,故辞去公务员创业;
尝试旅拍、直播等均以失败告终,21年4月开始卖猪肉,好的时候3w/月,不好的时候1w/月,相对公务员工资翻了好几番。但每天3点多就得起床,一直忙到晚上11、12点,每天只能睡3 4个小时,十分辛苦。
一不小心就火了
这个新闻能这么火,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1.反差大
985名校优势专业毕业,却选择辞去体面的公务员工作,转而从事不是特别体面且不需要太高文化水平的卖猪肉,很容易引发大家对这件事的好奇心。
2.话题点多,争议大
投资:投资了很多东西,比如朋友的公司,最后发现是非法网贷投资失败。然后又投资了2套酒店式公寓,结果开发商跑路也投资失败了。
金钱观:是否应该追求金钱,怎么更好的追求金钱?
职业变化:从公务员到卖猪肉,不同岗位是否有高低贵贱之分,985高材生就不能从事卖猪肉吗?
挫折:面对重大挫折,该怎么办?
炒作:新闻事件是否是真实可靠的,是否有炒作成分?
3.受众广
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涉及理财、求职的问题,所以不管心理咨询师,还是程序员,亦或是人事、律师,对这个新闻事件大家都可以发表一番自己的看法。
卖猪肉也是条好汉
从廖立峰的经历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聪明、皮实、敢于尝试的人,只是财商有待提升,对投资的风险评估不够。
1.聪明
第一年高考没有过一本线,复读后考上了985高校的优势专业,公务员也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就考上了。
2.皮实
连续2次投资失败,背着相对3000工资而言的200万巨额负债,没有被这个负债压垮,是一个挺皮实的人,内心很坚强。
3.敢于尝试
只有尝试,才会犯错。有的人没犯错是因为没去做,所以犯错多的人,反而可能是因为做的事情多。廖立峰接连投资创业失败,也是因为他在不断尝试。
4.财商待提升
投资很重要一条是考虑风险,很多人看到的只是收益。
比如股票,大部分人买股票想的是,股票涨了多少多少会怎么样;但没有考虑到,如果股票跌了,跌到什么程度止损,是跌了10%就卖出,还是跌了30%再卖出。
廖立峰投资酒店公寓,总资金高达200万,而且投资的不是一套房是两套,这么一大笔钱,是应该考虑好再决策。
比如投资前需要先收集信息,计算并评估:这笔投资能有多少收益?风险都有哪些?风险发生的概率多大?假如风险发生如何解决?背后的产权开发商是否靠谱?是否可以把200万放到别的地方投资?是否有更好的风险更低收益差不多的投资等?
换你也会选择卖猪肉
投资前没有做好充分的评估,导致背负了200万的巨额负债。事情发生后廖立峰选择辞去公务员改为卖猪肉,这个让人大跌眼镜的选择,仔细想想也十分合理,换做你我可能也会做类似的选择。
1.小县城就业机会少
18线小县城,没有一二线比如北上广这么多的机会。像廖立峰这样有吉大法学院专业背景,如果和普通人一样31岁有4、5年工作经验,在北上广当个律师要想月入2万还是比较容易的。但在18线小县城,这样的工作基本上是没有的。
2.创业难度大
在小县城打工是一条很难实现月入2万的路,只能去创业,或者做自由职业者。如果没什么启动资金,能做且想象空间比较大的,基本只有自媒体和电商,但他已经都试过,显然没有走通。
创业前期的投入是比较高的,不管是时间上还是金钱上。每个人创业情况不同,一般不太可能短短半个月或一个月收益翻好几番,需要时间的积累,所以难度较大。
3.卖猪肉解燃眉之急
每月需要还2万的贷款,且家庭积蓄已经耗光,还贷是一件非常急迫的事,只能先把债务解决。短期内找一个门槛低、收入翻好几番的工作,卖猪肉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
卖猪肉没有太多技术含量,时间非常长,一天十几个小时,相当于在卖时间跟体力。用时间跟体力换金钱,虽有些大材小用,但也是当前条件下为数不多的可行解。
办法总比问题多
除了卖猪肉,还有其他可以选择的方案吗?身为吃瓜群众,廖立峰的事情对我们有何启发?
1.巧用流量
廖立峰目前有一个比较好的牌,他的事情火起来了,可以带来流量。但这个牌好像没用好,他开的抖音账号只有7000多的粉,而这个话题在知乎一个平台的浏览量都有300多万,即使是1%的转化都有3万多粉,粉丝量没有达到预期。
类似做的比较好的是褚时健的褚橙。通过传播褚时健的人生经历,让褚橙这个品牌在大众心中扎根,然后就有很多人去买他的橙子。
廖立峰可以通过自己的事件走流量,但背后需要先做一些东西,比如先把电商店铺开起来,确定好进什么商品,讲什么样的故事。然后在新闻事件中穿插品牌,比如廖氏猪肉干之类的。如果牌打的够好,事件传播后就会有很多人跑去店里买猪肉干,这样就可以破局了。通过这一波流量,把电商品牌做起来,通过电商卖东西获取收益,整个路就通了。
2.提升自己
很重要的是个人能力,能力储备有没有办法很快抓住机会。很多人看到别人发财会觉得,他怎么这么厉害,创业挣钱了成功了。但背后是有很多能力储备的,如果没有这个能力,是hold不住这些钱的。
建议还是先有一些能安身立命的技能,特别是刚毕业年轻的时候。掌握一些专业技能,即使后面遇到问题,也有更多翻盘的机会。
如果像廖立峰这样,每天只能做很紧急的事情,就只能抽出时间,争分夺秒地把时间花在刀刃上。可能需要有人指点,或者说网上学习方法,看怎么能够破局,至少能够稳住每个月2万的贷款。
3.时间安排
时间四象限,即横轴是重要性,纵轴是紧急程度。很多人的时间都花在紧急的事情上,没办法抽时间做很重要但不紧急的事。
所以导致了恶性循环,每天都在忙紧急的事,没有提升自己。不提升自己,就永远在平面上转。提升了自己,才能从平面跳出来,不断螺旋上升。
把精力多花在重要的事情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事情摆到面前,需要选择和安排的时候,会发现没有想象中或原本脑子里想的这么容易。因为这需要改习惯,而且和人的本性是相违背的。紧急的事有外在的驱动力驱动你做,重要的事情靠内在的驱动力。
但有点难并不是说不需要去做或者不能去做,需要有这样的意识,然后一步步慢慢实现。比如今天重要的事情多花了半小时,今天做的比昨天好了那么一点点,慢慢会发现实现了想要的目标:每天优先做重要的事情,而不是紧急的事情。
4.寻求合作
廖立峰没有时间,对电商也不熟,有没有办法和别人合作,比如和比较成熟的机构合作,把流量用起来?
我们有很大的误区,觉得自己做不了别的,就只能按目前的方法做。但互联网时代,获取资讯越来越容易,也有很多免费学习渠道。办法总比问题多,不要局限在自己的想象里,会有很多其他的办法,或者说可以去尝试探索,比如寻求合作,借助他人的力量。